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農用運輸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 2010年上半年我國拖拉機行業市場分析

2010年上半年我國拖拉機行業市場分析

2010-08-05 09:09: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信息諮詢部編制的《2010年上半年農機市場運行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我國大拖市場呈現高位盤整跡象,中小拖市場增勢依然強勁。

    ◆大中拖市場。市場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累計生產大中拖同比增長14.19%。從大拖與中拖市場表現分析,大拖出現較小幅度下滑,同比下降9.39%,中拖同比增長16.53%。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剛性需求降低。我們研究大中拖各個馬力段的銷售發現,大型拖拉機需求出現向下調整的發展跡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經過我國自2004年實行農機具補貼以來,大中拖市場能量得到極大釋放,連續6年出現兩位數增長,年均增幅高達26.07%,年度需求量也由2004年的9.03萬台猛增至去年的28.9萬台,6年間增長了3.2倍。尤其是去年,出現大中拖需求峰值。二是探求2000年至2009年我國大中拖發展規律,我們也可以看出今年高位盤整可能性也非常大。我國大中拖在經歷了2000年37.13%的大幅下滑後,2001年出現4.19%的恢復性增長,2002年同比出現55.59%的大幅增長,之後市場進入盤整。2003年下滑6.76%。2004~2006年,在農機補貼的刺激下,再度以76.99%、67.13%和33.99%的增幅快速增長,年度需求量擊穿20萬台,建立了一個高平台。2007、2008年,在此高位上出現高位盤整,增幅分別為4.99%和2.37%,經過兩年能量的積累,去年市場能量釋放,出現大中拖建國以來的峰值。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判斷,今年或許再度出現高位盤整期。

    其二,補貼滯後拉低大中拖市場。去年2月份我國部分省的農機補貼即拉開序幕,而今年我國的農機補貼較之去年滯後將近2個月,直到4月末,才有部分省份開始啟動。補貼滯後最終導致今年前4個月農機市場旺季不旺,甚至出疲軟的走勢。

   其三,消費者經營收益減少,影響消費者購機積極性。隨著近年我國大拖市場的高位運行,大拖保有量急劇攀升。統計顯示,截止到去年,我國大中保有量突破320萬台。眾所周知,消費者購買大拖的目的主要是進行經營創收,保有量的增長直接影響大拖經營收入。市場調查顯示,本世紀初,大拖經營收入頗高,只需3~5年即可收回成本。而現在則需要7~10年方能收回。另一方面,隨著近年我國柴油價格的不斷攀升,大拖經營戶的使用成本不斷增加。這些利空因素無疑對大拖的潛在消費者是一個打擊。

    其四,收穫機市場下滑,大拖市場發生連鎖反應。我國消費者購買大拖很大一部分與聯合收割機配套使用,今年小麥聯合收割機的大幅下滑,對大拖需求產生了相關的連鎖效應,拉低大拖需求。

    其五,大中拖需求上下半年有所不同。我國拖拉機市場歷來有一個規律,即上半年以中拖銷售為主,下半年以大拖銷售為主。其中主要因為春季,消費者購買拖拉機主要用于田間管理,而秋季主要用於秋耕、秋收。近年由於補貼原因,這個規律被打破。今年補貼滯後,致使此規律再度發生作用。

    其六,持幣待購,觀望氣氛濃厚。在市場調查中,我們發現,上半年的大中拖市場因補貼力度大,幾近普惠制,某些區域甚至出現敞開報名。但消費者卻反應冷淡,許多真正有需求的消費者也不急不躁,持幣待購。有經銷商反應,今年計劃購買者中更新需求比例較高,由於有原來的拖拉機正在使用,因此多等一兩個月對這些消費者來說完全可以接受,或許等來一個好價格。市場出現觀望心理,持幣待購氣氛濃厚。

    ◆小型拖拉機市場。我國主要農機市場調查顯示,上半年我國累計銷售小四輪拖拉機同比下降6.28%;累計銷售手扶拖拉機同比增長30.33%。一增一降凸顯出補貼效應,我國手扶拖拉機因補貼的拉動,表現出良性增長勢頭;而小四輪一則沒有補貼動力,二則受中拖增長的擠壓,出現小幅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更多拖拉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拖拉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