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供求基本面、增產低於預期、產需缺口加大與美元貶值推高市場預期等影響,新棉開秤以來價格一路飆升,進入11月,一天三個價,一個比一個高。只有及時銷售籽棉才能獲得高價的利好。穩定發展棉花生產是應對價格大幅上漲的根本對策,防高價和防通脹與同防危機一樣也應「三手抓」。
一、新棉高開高走,一路狂飆
新棉上市以來高開高走,農民籽棉售價一路飆升。從9月的開秤價7.4~7.6元/千克,一路飆升到12元/千克,個別地方好花13元/千克。開始時很多是僵瓣花和四級五級的混合花一起賣,即便是爛僵瓣花也能賣到6.6~7.0元/千克,價格這麼高農民沒有想到。更沒有想到是價格越來越高,高得幾乎沒有譜,高得真是離奇。10月,一天一個價。時下的11月初,一天三個價,一價更比一價高,高出0.3~0.4元/千克。
據連續監測,9月農民均售價8.87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上漲54.8%;10月均售價為10.33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上漲71.0%,環比上漲16.5%。
按籽棉售價10.33元/千克,衣分率37.0%,棉籽價3.4元與3.6元/千克計,皮棉成本價價漲至22139元~21789元/噸。11月初,長江中游二級~三級籽棉掛牌收購價13.2元/千克,皮棉成本價29886元~29546/噸,創「天價」新高。
二、全球棉花市場展望
(一)棉價進入高價時代
由於全球棉價自8-10月的連續上揚,結束了長達20年的低價棉時代。研究表明,全球棉價近20年連續大幅下降。以1999/00年度美國CPI為基期比較發現,新世紀頭10年比20世紀90年代下降了36.2%,90年代比80年代又下降了31.9%。其實過去10年農民種棉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收益的大幅度減少意味著沒有農民任何資金積累,也就無法擴大再生產,這次價格大幅度上揚算是對生產者的一個補償,也是價格調整的導火線。
(二)上周五全球棉價在瘋飆之中收官,記錄紛紛刷新;11月8日續漲
11月第一周(11月1-5日)全球棉價「五連陽」,現貨和期貨在一片漲聲中收官,紛紛刷新記錄。CotlookA指數從周一的143美分漲至周五的160美分/磅,漲幅11.9%。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從周一的27706元漲至周五的28158元/噸,漲幅4.0%。鄭州商品交易所主力合約CF1103從周一的28445元漲至周五的31780元/噸,漲幅9.2%。美國洲際交易所棉花期貨創140年以來的新高,2011月3月合約從周一的124.45美元漲至周五的138.11美分/磅,漲幅11.0%。
更多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