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市場普遍預期央行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之際,央行卻意外降息。此次在一個月之內兩度降息,這與
經濟增速下滑過快有關。也從側面證實了目前決策層的政策出發點已經完全轉向「穩增長」,降息時間較市場預期提前可能出於兩方面原因,一是通脹迅速回落為降息提供空間,二是經濟增長速度不樂觀,近期即將公布的多項6月經濟數據可以提供印證。根據預計,二季度經濟增速很可能在8%以下,6月物價漲幅進一步回落。在這樣的情況下,下半年鋼價將如何運行成為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下面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為大家作協簡要的分析,期望能對大家把握下半年鋼價走勢有一定的幫助。
全球央行寬鬆保增長
中國人民
銀行7月5日率先宣布,將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這是中國央行在一個月之內的第二次降息,也是近3年來首次非對稱降息。
歐洲央行當天也宣布,將歐元區主導利率從1%下調25個基點至0。75%的歷史最低水平,這是歐洲央行自去年11月以來第三次降息。德拉吉說,降息主要考慮到歐元區脆弱的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加劇導致信心和情緒遭受重壓」。
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5日宣布,維持0。5%的基準利率不變,但將量化寬鬆規模再擴大500億英鎊(約合780億美元)。至此,英國央行量化寬鬆規模增至3750億英鎊(約合5850億美元)。
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在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已連續兩季收縮,英國經濟已陷入衰退。英國央行認為,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加劇對英國經濟造成了越來越大的負面影響。
此外,丹麥央行當天也宣布降息,將貸款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0。2%,存款利率降至-0。2%,宣告丹麥進入了存款負利率時代。
雖然三大央行當天的集體行動並非刻意安排,但卻反映出它們對經濟形勢的一致判斷:國內經濟活動趨冷,同時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暫時緩解了通脹擔憂,因此應當通過放鬆
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
摩根大通編制的全球
製造業和
服務業採購經理人(PMI)綜合指數7月跌至50。3,創2009年以來新低。英國經濟已經陷入雙底衰退。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也很可能在第二季度出現萎縮,而歐盟委員會預計整個歐元區今年將出現0。3%的負增長。而中國經濟則出現了自全球
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幅度降溫,中國經濟增速一季度放緩至8。1%,經濟學家普遍預期二季度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至7。5%。
從對歐美情況的分析再反觀國內經濟運行現狀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歐美由於經濟下滑,陸續運用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現實已經擺在面前,如國內不能同步跟進的話,一旦國外經濟寬鬆政策效果顯現的話,超量貨幣必然又如08年一樣衝擊國內經濟,造成短期通脹水平突然升高,所以近期「預調微調」的概念在輿論媒體上廣泛散布,其實這也是國內經濟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下半年如此次突然再次降息之類的貨幣政策改變和財政政策改變,還將會出現,對內鞏固「穩增長」的預期,對外減少經濟危機的衝擊。
更多央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央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