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免費報告 >> 藥品 >> 2014年我國理財市場分析

2014年我國理財市場分析

2014-05-30 15:43:41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宇博智業市場調研中心了解:理財市場面臨又一次衝擊。近期,規範同業業務的127號文下發,這對於此前依賴於這一通道的部分理財產品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消息。「這部分理財產品約占到理財市場的20%至30%左右。」普益財富研究員方瑞表示,新規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有所下滑,現有的理財產品模式也將遭遇挑戰。在監管越來越嚴格的當下,理財產品的轉型日益迫切。那麼,今後究竟什麼樣的理財產品會成為主流?

  「難捨」固收

  目前,投資固定收益市場的理財產品占據了理財市場超過90%的份額。但在一些分析師看來,即使轉型,理財產品的投向中,固定收益產品仍將受到理財產品設計者的「偏愛」。

  這與我國投資者的投資習慣密不可分。方瑞認為,我國投資者偏好儲蓄,從以前的偏愛定期存款,到排隊買國債,再到現在一窩蜂地投資「儲蓄式」的理財產品。「這說明在較長的時間裡,風險厭惡型投資者和穩健型投資者都將是我國投資市場的主流,大部分的產品設計也將圍繞這些投資者的需求進行。」方瑞表示,短期來看,「儲蓄式」理財產品仍將成為主流。在利率市場化之前,「儲蓄式」理財產品由於收益較高,加上投資者對銀行「剛性兌付」的強烈預期,將使得目前的產品形式在一段時間內延續。

  但無論怎麼轉變,風格穩健的投資者仍然將是大多數。錢景財富副總經理、研究中心主任趙江林認為,從國內的投資者特點來看,穩健型的理財產品市場很大。此外,那些投資風格較為激進的投資者,也有配置一部分資產在穩健型產品中的需求。因此,今後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仍將是主流。

  根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理財產品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了解到,從當前來看,理財市場的規模越來越大,截至去年年末,銀行業理財產品餘額已達到9.5萬億元,如此大的規模也要求接盤市場有較大的規模。相比之下,擴容潛力較大的債券市場,無疑有此「肚量」來「裝下」理財資金。

  但掛鉤固定收益的產品也不會一成不變。據宇博智業了解,目前來看,理財產品掛鉤的大多為國債、企業債等產品,而資產證券化產品還比較少。趙江林認為,今後,資產證券化市場的建立將改變理財資金的投向,隨著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規模的擴大,房屋貸款和汽車貸款也可能被金融機構打包做成金融產品賣給投資者。

  資管上升

  由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向開放式、無預期收益率的資產管理轉型,被業內認為是銀行理財產品今後轉型的主要趨勢。

  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認為,一般來說,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但目前的理財產品由銀行進行信用背書,一旦沒有達到預期收益率,甚至出現虧損,投資者往往難以接受。「目前理財產品中,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是一種變相的信貸關係,未來這種狀況會發生改變。」張旭陽說,未來的理財產品應該以資管為主,金融機構只賺取管理費,不「吃掉」投資的超額收益,也不會「剛性兌付」。

  具體從產品創新來看,民生銀行貿易金融部總裁林治洪認為,現在市場上還比較罕見的貿易金融產品,將來會成為理財市場主力。

  「現在理財產品很多與房地產相關的信託、集合理財,以及政府融資平台關係密切,這些風險相對大。」林治洪表示,貿易金融理財的模式是,通過將貿易金融與財資管理領域產品結合,憑藉各類資產管理載體,將貿易金融應收帳款等轉讓給投資者。這種模式涉及保函、信用證、國內證、跨境人民幣信用證等各類金融工具。「這種理財產品涉及的貿易金融,都鑲嵌了銀行的信用在裡面,是銀行承兌的,風險較低。」林治洪說,這樣一來,投資者買的理財背後有銀行的信用作保證,投資者心裡踏實,理財產品也有生命力。

  更加個性化的理財產品也將在未來出現。在大數據時代,通過積累一定數量的客戶資源信息,就能夠對客戶日常的消費模式、資金流等進行分析。因此,對客戶的資產、收入情況的分析不再需要現在常用的風險評估表格,而是能夠直接根據數據分析有針對性地為客戶提供理財產品的組合。張旭陽認為,這樣能夠使得理財產品更加個性化,使得大眾理財也有定製的體驗。

  「未來理財市場將更加多元化。」趙江林表示,掛鉤各種衍生品、股票,以及新型金融模式的產品都會層出不窮,可滿足不同層次投資者的差異化需求。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