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源於人工智慧的研究。一般認為智能是知識和智力的總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礎,後者是指獲取和運用知識求解的能力。智能製造應當包含智能製造技術和智能製造系統,智能製造系統不僅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地充實知識庫,具有自學習功能,還有搜集與理解環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並進行分析判斷和規劃自身行為的能力。
近年來,我國不斷出台針對性舉措推動智能製造發展,為傳統製造型廠商指出新的發展方向——智慧工廠。智慧工廠的提出,將搭建起產品涉及和製造之間的溝通橋樑,為智能製造起到承接落地作用。因此,製造業的未來將是智慧工廠。
所謂智慧工廠,是數位化工廠基礎上,集各種新興技術和智能系統於一體而構建的人性化工廠。智慧工廠提高了生產過程可控性,減少生產線人工干預,及時準確採集作業數據,因此能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生產效率及合理編排生產等。
從定義可以看出,智慧工廠的實現離不開新興技術的支持與應用。例如,沒有先進傳感器廣泛應用,智慧工廠也難以稱得上智能。而先進傳感器的發展背後,依賴於微處理器和人工智慧技術進步。
軟體工程輔助系統的應用,也是智慧工廠的基本構成要素之一。軟體工程輔助系統是基於知識的、高度集成的智能軟體系統,擁有數字量表達、信息獲取、處理知識等能力,在智慧工廠建設中,將逐步取代傳統單一的工作模式。
此外,智慧工廠運行控制將逐漸遷徙到雲端。雲端運算模式更有利於生產設備之間通信、數據等交換交流,從而使工廠內部所有裝備打造成一個有機整體。
當然,為真正實現智慧工廠,還需要重點突破工具機、工藝、生產管控等關鍵技術。
以工具機為例,數控工具機是智慧工廠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因此,智慧工廠的構建,離不開智慧工具機的推進。智慧工具機能夠自主採集數據並判斷運作狀態,自動檢測、感應,擬出實現目標的智能決策,使工具機運作處於最佳狀態。
另外,智能物流的發展,也是智慧工廠能否快速普及的關鍵因素。對智慧工廠而言,智能物流是「循環系統」,需要不斷運輸生產相關資源。所幸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智能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已有很大進展。
2016-2021年中國智能製造裝備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顯示:智慧工廠是現代工廠信息化發展的最終目標,也是實現智能製造的重要一步。未來要打好信息化基礎,發展智能化軟體系統,堅持新興技術有效融合,才能推動智慧工廠建設。
更多智能製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製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