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共財政支出的學前教育經費由2010年的191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1011億元,複合增長率約為31.91%。學前教育是指對胎兒直至進入小學的兒童進行的教育、組織的活動和施加的影響。以下對學前教育政策分析。
學前教育政策分析,2016年中國網際網路學前教育市場規模達到30.4億元,同比增長69.8%。隨著「全面二胎」政策的正式實施,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達到1846萬,同比增長11.5%,增長率較2015年提高約13%,網際網路學前教育行業將迎來人口紅利,2018-2023年學前教育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預計2017年中國網際網路學期教育市場規模將超40億元,達到41.0億元,同比增長35%。
幼兒園屬於重資產業務,擁有100家以上直營幼兒園的幼教集團屈指可數,必須藉助簡單粗暴資本的力量併購整合。此外,幼教項目的毛利率不足20%,為保障民辦幼兒園的淨利率,往往在師資和教育內容的投入上「偷工減料」,這也是導致我國民辦幼兒教育問題頻發的根本原因。就目前而言,學前教育處於行業發展成長期,市場擁有較大發展空間,並且隨著社會教育觀念更新,新生代父母家庭的育兒訴求也正在發生轉變。現從三大規範轉型趨勢來分析學前教育政策。
2010年前,我國出台的各類學前教育政策大多指向學前教育的內部規範,至多指向與學前教育有關的社會規範,比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管理條例》等。而2010年後,無論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以下簡稱《若干意見》),還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又或者是正在推行的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都帶有輻射效應,不僅將政府、幼兒園、家庭囊括其中,而且推廣到更廣泛的社會公眾範疇。譬如,從2012年開始,為了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和《若干意見》,宣傳國家、省(區、市)發展學前教育的政策,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學前教育理念,營造共同關心、支持學前教育的良好氛圍,教育部將每年的5月20日至6月20日定為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要求各地充分利用宣傳媒體宣傳科學育兒理念,推進政策創新,發展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政策分析,與義務教育階段不同,學前教育是一項涉及面更廣、更寬的事業。許多問題看起來是學前教育領域的問題,但實質上是社會領域的問題。譬如,上世紀90年代後期大量幼兒園的關停並轉,它並不起源於學前教育內部,而是受制於大規模的國企改制;再譬如,學前教育中的「小學化」傾向問題,是一個無法在學前教育內部加以解決的問題,因為它牽涉到幼小銜接、高考錄取、社會觀念等一系列錯綜複雜的問題。
權力本位放大的是政府的行政權威,權利本位引領的是政府的責任意識。2010年前,我國的學前教育實行的是「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管理制度,中央出台的學前教育政策主要目的是規範地方政府,敦促地方政府履行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與此同時,大多數地方政府,尤其是省區市級政府又如法炮製,制定相應的措施敦促縣(區市)、鄉(鎮)政府履行責任。可以說,2010年以前,對於學前教育,中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權力在場,責任缺席」的問題。同樣,省區市級政府在發展學前教育中,也是權力意識大於責任意識。
學前教育政策分析,《教育規劃綱要》提出了「明確政府職責」,《若干意見》則明確了從中央到地方五級政府的相應職責,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首次提出了「省市統籌,以縣為主」的事業發展方針,並相對明確了財政、發改、教育部門在發展學前教育中的職責。不斷出台的政策促使各級政府的職責進一步得到明確,也使公民的受教育權進一步得到保障。
學前教育政策從比較的意義來看,《若干意見》是到目前為止最完備的有關學前教育的制度規範。它不僅對學前教育的地位、屬性進行了全新的闡述,而且從如何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如何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如何加大財政投入等十個方面進行了系統設計,是未來十年中國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若干意見》頒布後出台的《關於加大財政投入發展學前教育的通知》、「三年行動計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及《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等,都是對《若干意見》的細化與系統落實。
與《若干意見》相比,我國此前出台的學前教育相關政策基本上是局部性規範文件,是針對學前教育領域的一部分問題制定的政策文本。譬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主要規範的是幼兒園的保教工作,《幼兒園工作規程》主要規範的是幼兒園各項工作。而且,很明顯的是,在2010年以前,我國出台學前教育政策規範的速度是相對緩慢的,而且更新也相對遲緩。
學前教育政策表示,在國家層面,要對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給予足夠的重視;在省級層面,要加強統籌,做好省級人口未來發展的預測,對未來15年的教育布局重新進行規劃,及時出台相關政策引導和保障教育發展;在地市、區縣層面,要把教育的增量發展納入到地市、區縣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之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立既分工又合作的工作機制,改革高度分割又集權的管理機制。
更多學前教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學前教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