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全球用電特徵出現重要變化,2019年水電裝機總規模已經達到31954 萬千瓦,常規水電新增投產裝機9800萬千瓦,超過規劃的6100萬千萬以外,以下是水電行業分析。
全球常規水電裝機容量約10億千瓦,年發電量約4萬億千瓦時,開發程度為26%(按發電量計算)。已開發國家水能資源開發程度總體較高,瑞士、法國、義大利已超八成,我國水電開發程度為37%,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我國水力發電的投資力度呈現逐漸下降的狀態。據《2019-2024年中國水電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2018年,我國水電電源建設投資力度呈逐漸下降的趨勢,到了2018年,我國水電投資額為617億元,同比上年減少21.80%,為近幾年的最低點。
截止至2019年,在全國兩會上,棄水問題得到高度重視,棄水問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全面解決棄水問題成為2019年水電行業重點工作之一。因此棄水消納直接帶動了水電電源建設的投資規模。2019年,我國水電投資規模小幅上升為618億元,同比增長0.16%。水電行業分析預計,2020年水電消納政策進一步升級,截止2020年6月,我國水電電源建設投資規模為47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0.50%。
預計到「十三五」末,長江上游、黃河上游、烏江等七大水電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2020年之前將繼續推進這七大水電基地建設,並配套建設水電基地外送通道。國家對於水力發電行業也是十分重視,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指出,到2020年,全國常規水電站裝機容量需達到3.4億千瓦,其中,大中型水電站2.6億千瓦,小型水電站0.8億千瓦。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需達到0.4億千瓦。
我國現階段已基本完成重工業化,正從工業化中期向後期過渡,我國用電難以再出現類似「十四五」時期的兩位數高速增長。目前我國人均用電水平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從中長期來看,我國用電量還會有一定增長。參考相關國家及地區相似發展階段的歷史用電情況,「十四五」期間我國用電需求仍將維持中速增長。水電行業分析預計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為6.8-7.2萬億千瓦時。
為促進我國水電流域梯級滾動開發,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我國已形成十三大水電基地。包括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烏江、長江上游、南盤江紅水河、瀾滄江、黃河上游、黃河中游北幹流、湘西、閩浙贛、東北、怒江水電基地。十三大水電基地資源量超過全國的一半,基地的開發建設對於我國水電發展至關重要。從中國水力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重變化情況來看,預計2020年我國水力發電量為13044.38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量的17.38%。水力發電量占全國發電量的比重仍需提升,水力發電建設還需再接再厲,以上便是水電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水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