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被稱為新能源汽車爆發的元年,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在積極布局,各種新車層出不窮;新能源汽車市場更是小事不停,大事不斷。在這年末歲初之際,我們通過幾個關鍵詞,來簡單盤點一下這一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都發生了哪些事吧。
今年汽車市場整體增速放緩,前三季度累計銷量達2049萬輛,同比增長僅為1.5%,7、8、9月銷量同比增速連續下滑,9月銷量降幅更是達到了11.6%。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達202萬輛,同比下滑18.0%;1-11月累計銷量達2015.2萬輛,同比下滑4.0%。
在車市整體低迷的情況下,新能車汽車卻是逆市增長,成為2018中國車市一道絢麗的風景。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11月新能源車產銷量分別為17.3萬台和16.9萬台,同比增長36.9%和37.6%。1月至11月,新能源車產銷量分別為105.4萬台和103萬台,同比增長63.6%和68%。
車市寒冬之下,中國新能源車產銷量能夠雙雙突破百萬台大關,也算是為寒冷的車市增添了幾分溫暖。
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這幾年新能源汽車形勢大好,於是出現了一大堆造車新勢力,大家都想要分一杯羹。然而,大多數造車新勢力除了用PPT和概念車吸引資金外,基本上拿不出乾貨,承諾好的新車交付時間也是一拖再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樣的企業是註定要被市場淘汰的。
今年,由於補貼退坡和車市不景氣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造車新勢力已經難產而死,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一輪洗牌。
今年4月1日,《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雙積分)正式實行,並在明年對2019年進行積分核算。這就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發展較好的整車企業可以通過出售多餘的積分賺錢,來解決補貼不足情況下的資金短缺問題;而對於發展不足的整車企業,就會面臨花錢買積分以及燃油汽車停產等重大損失,唯有大力發展新能源才是出路。
可以說,雙積分的推行,一方面為節能減排做出貢獻,也為新能源汽車製造業和資本運作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有利條件。
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新興的產物,難免存在著不足之處,如果只是軟體方面的問題,現在只需要OTA升級即可。
所謂OTA,就是Over-the-Air Technology的縮寫,意為空中下載技術。我們平時用的手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推送系統更新以修復各種bug,你點進更新推送對系統進行升級,運用的就是空中下載技術。
利用OTA,可以對汽車的軟體進行深度更新升級。無論是整輛汽車的動力系統、制動系統、電池管理系統甚至是雨刮門窗控制器等,所有跟車輛行駛有關的系統都可以進行軟體升級。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OTA升級可以彌補一些新能源汽車的缺陷,但一些廠商將其作為產品完成度低的替代說辭,就顯得有些過分了。
日前,關於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在2019年進一步退坡的消息不脛而走。其實,早在2015年,財政部等四部委就印發了《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通知》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補助標準將依據節能減排效果,並綜合考慮生產成本、技術進步等因素逐步退坡。其中: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毫無疑問,這將加速行業洗牌和競爭,也將倒逼車企加大研發力度,提升自身硬實力。而那些靠補貼勉強度日的企業,很快就會被淘汰。
回望2018年,雖然車市低迷,但新能源汽車發展還算順利。未來,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提高,以及補貼退坡等因素的影響,新能源汽車發展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更多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