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中國石油權重不斷降低 2020年石油市場供應過剩

中國石油權重不斷降低 2020年石油市場供應過剩

2019-01-01 09:31:02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石油股價刷出歷史新低,使其成為不少投資機構及散戶的傷痛之地。據一位跟蹤石化行業的分析師指出,石油行業整體表現低迷,油價下跌也造成了中國石油股價的下跌。由於市場需求的變化,中國石油背後的資源儲備價值也隨之下跌。

  中國石油權重不斷降低

  早在上市之際,中國石油就傳出其在A股的影響力頗深,因買入需求過多而分流市場資金的說法,更有投資者總結出了「兩油一挺,市場見頂」的規律。中國石油股價的異動,甚至成為A股市場的看空指標,成為讓不少投資者頗感忌憚的「中石油魔咒」。

  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上市首日,尚未見頂的藍籌股全部見頂。2008年1月17日 中石油破位下跌,深圳主板和中小板題材股確立長期頂部。

  2008年4月24日、中國石油盤中漲停,6天後上證指數反彈結束見到長達7年的頂部3786點,2008年9月18日,中國石油再次盤中漲停,3天後上證指數見到短期頂部並在1個月內暴跌28.64%。

  2013年5月2日 中國石油跌破了7.27元階段低點,一個月後上證指數展開一段狂瀉行情,17個交易日暴跌20%低見1849.65點長期底部。2015年8月24、25日 中石油兩次觸及跌停,上證指數連續2天超過2000股跌停,26日上證指數見到2850.71點短期底部。

  2016年1月7日 中石油跌破2015年8月26日的7.57元低點,7天後上證指數砸破2850.71點底部。2019年5月6日 中石油盤中跌破長達11年的平台下沿7.22元,三大指數迎來向下跳空的缺口。

  如此可見,無論是中國石油異動漲停還是屢創新低,都會引發主要性指數方向性的巨大變化。一方面,中國石油股價暴漲的時候,其它個股,特別是各種題材股一般都會下跌,而中國石油股價大跌,大盤指數更是迎來大跌行情。

  時至今日,股價連連下跌、市值僅剩萬億的中國石油對A股指數的影響力卻在逐步減弱。數據顯示,從2007年11月19日至今,中石油在滬深300指數的權重,從1.89%下降到0.42%;同時,中石油在上證指數的權重,也從23.48%下降到3.20%,影響力逐漸式微。

石油資訊

  2020年石油市場供應過剩

  供應過剩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供應繼續增長之際需求惡化的情況下。國際能源署預計,非歐佩克國家今年的石油日產量將增加190萬桶,到2020年將再增加220萬桶,而需求增幅將達到上述水平的一半左右。

  市場可能會保持大致平衡,甚至在2019年下半年出現回調。國際能源署在其最新的石油市場報告中寫道:「市場將在2020年初面臨潛在的供應過剩,屆時對歐佩克(OPEC)原油的需求將跌至每日2840萬桶。」今年7月,歐佩克的日產量為2971萬桶,因此,根據IEA的數據,歐佩克明年將不得不進一步減產,以避免供應過剩。

  全球供應增長主要來自美國頁岩油,因此頁岩油的增長速度對預測結果非常重要。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石油產量增長一直在放緩。IEA表示:「今年迄今,美國原油供應增長乏力。在2019年前5個月,日產量僅增長了7.5萬桶/日。」近期,一些低於預期的數據原因來自海上油田的維護,以及颶風造成的供應臨時中斷。

  在至關重要的二疊紀盆地,產量增長仍然顯著,但一直在減速。2018年8月,二疊紀盆地的日產量同比增長達到峰值,為每日113萬桶,但本月增速放緩至每日72.8萬桶。EIA的鑽探產能報告預計,9月鑽探產能將進一步增長,但增幅將更低,為每日70.5萬桶。

  二疊紀的新管道可能會帶來更多的產量增長。隨著最近一條大型新管道的啟動,米德蘭級原油的折扣已經消失,預計今年晚些時候還會有幾條新管道投入使用,這將增加更多的中游產能。然而,儘管這些管道項目曾一度被認為會引發二疊紀地區下一波的爆炸性增長,但現在情況已經不同了。

  國際能源署表示,二疊紀地區即將啟動的每日逾200萬桶新管道產能,以及6月份水力壓裂活動的強勁增長,預計將刺激墨西哥灣沿岸產出和出口的進一步增長。然而,石油生產商正持謹慎態度,幾乎沒有跡象表明鑽探活動加速。此外,鑽探放緩給美國服務公司帶來了損失,包括斯倫貝謝、哈里伯頓公司,這兩家公司「對2019年剩餘時間的勘探和生產前景」並不看好。獨立板塊將繼續注重資本約束而不是產出增長。

更多石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