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疫情下在線教育注入新生機 行業紅利吸引企業入局

疫情下在線教育注入新生機 行業紅利吸引企業入局

2020-01-01 10:15:51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這次疫情為在線教育的常態化、大範圍應用提供了心理上和物質上的雙重鋪陳,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學校辦學和教育轉型都將加速進行。我國東、中、西部在線教育發展存在明顯差距,網絡卡頓或掉線、學生家庭缺少必要設備、教師缺乏信息化能力,是西部地區學校明顯存在的「軟肋」。這無疑將使該地區的孩子們在獲取和享用教育資源上受到制約,從而使我們打算通過在線教育縮小地區間教育質量差距的願望更難實現。

  疫情下在線教育注入新生機

  國內的在線教育興起於2012年,最初就受到各方人士的廣泛看好,其中,既有BAT這樣的巨頭斥資,又有新東方這樣的知名線下培訓機構征戰線上,更有諸多名校名師紛紛試水,加入在線教育創業的大軍。2015年時,國內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突破了千億元大關,達到了1171億元。截至2015年年底,國內約有9500家在線教育企業。

  但是,對2015年400家在線教育企業調查發現,盈利的企業僅為5%,收支平衡的企業約為10%,有70%的企業虧損,有15%的企業倒閉。2018年以來,滬江教育、尚德機構、51talk等多數在線教育企業都處在虧損階段。滬江網校、字節跳動旗下教育類產品gogokid、VIPKID等機構接連爆出大面積裁員的消息。2019年有1.2萬家教育公司關停。

  究其原因,大部分在線教育公司都沒有正現金流、都靠投資,存在泡沫。在線教育企業要想獲客,只能在營銷宣傳上大把投錢。等到融來的錢燒光,支出遠超營收,企業便無力為繼,走在了倒閉的邊緣。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在線教育注入了一些生機。為了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國內大中小學課堂教育紛紛轉移到線上。2019-2022年中國教育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標杆企業市場地位研究報告數據統計,2020年前7個月,國內平均每天新增175家在線教育企業,國內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到了3.51億人。今年上半年,猿輔導完成10億美元融資;作業幫完成E輪7.5億美元融資,大米網校、編程貓及火花思維也屬於融資額較高的平台。

  但是,目前大多數在線教育企業仍在沿襲燒錢營銷的老路子。過去幾年,他們的線下廣告占據了機場、公交站、樓宇電梯等場合。如今,他們在線上整合營銷方面投入可觀,大多選了價格不菲的APP開屏廣告、搜尋引擎信息流廣告、綜藝冠名、短視頻平台廣告等。

  2020年第二季度,網易有道Q2銷售和營銷費用為4.5億,同比大漲364%。Q2營銷費用為2.19億美元,同比增長41%。在線教育企業在今年暑期的促銷課程廣告成本在500-700元之間,平均轉化率在15%到30%之間,由此計算秋季班正價課用戶的獲客成本在1500元到3500元之間。

疫情下在線教育注入新生機

  行業紅利吸引企業入局

  在線教育紅利吸引了大量企業入局,既有傳統教培機構從線下向線上遷移,也有本身就有線上板塊的企業繼續發力深耕,還有個人講師通過教育類短視頻、直播等方式開講授課。

  不過,由於規模和資金限制,中小型教培機構不像大型教培企業,能夠負擔得起自建技術團隊的高昂成本,而直接入駐流量型平台,有些視頻、直播類平台也不是專做教育類,難以滿足個性化的授課需求,同時也很難形成自己的私域流量,隨時面臨流量流失風險。

  因此,大部分中小型教培機構會選擇直接合作第三方技術服務商如創客匠人等,搭建屬於機構自己的平台,將被優質課程吸引來的流量沉澱在自己的平台上,並且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特色服務,進行長期的口碑營銷。

  此外,機構還可以打通線上線下,未來的教學模式必然是線上線下相結合(OMO),立足線下校區,將線上課程及服務作為有益補充,提高課程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比如,採取線上名師主講+線下老師輔導的雙師教學,或是線下教學+線上複習、課後輔導等模式,還可以通過線上宣傳拓客,引流至線下進行深度體驗等,都可以提升機構的市場競爭力。

  未來,教育一定會進一步數位化、智能化、個性化發展,教培機構只要找準定位,及時轉型升級,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服務,一定能夠走得更快,走得更穩。

更多在線教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在線教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