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汽車製造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
汽車行業發展迅速。但近幾個月受缺芯短鋰等因素影響,乘用車市場銷量不及預期。
據中國報告大廳數據採集顯示,今年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57.9萬輛,同比下降10.5%,環比增長25.6%。1~3月累計零售491.5萬輛,同比下降4.5%,同比減少23萬輛,總體走勢低於預期。一季度乘用車零售銷量不及預期,主要是由於3月份當月的銷量下滑所致。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4月乘用車產銷面臨不確定狀態,汽車營銷市場環境也會變得更加複雜。雖然目前乘用車的生產處於平穩狀態,但實際上並沒有完全達到廠家的結構性預期。
3月中旬以來,上海、長春等地疫情持續,給部分車企的生產構成壓力,甚至直接造成了一定的停產。短期的停產已給部分車企帶來了嚴重損失,其中包括奧迪、寶馬、奔馳等在內的豪華品牌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產量嚴重低於預期。
據國家統計局的各省份生產數據,上海市和吉林省各占全國生產的11%左右,且上海部分企業的生產原本處於滿負荷運轉。根據測算,上海等地的疫情預計會給汽車行業的生產帶來20%的減產損失。同時以上海為核心的江浙徽地帶也是汽車核心零部件的供給核心區,上海的疫情將給汽車產業的關鍵零件供給帶來較大影響。
預計4月核心地區的乘用車產銷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同時由於全國各地都有疫情擴散的風險,吉林、上海、山東、廣東、河北等地經銷商進店和成交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市場營銷的環境會變得更加複雜。
且近期受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因素影響,多家整車企業上調產品售價,引發業內外廣泛關注。目前廠商對於電動汽車產品的兩輪漲價是相對理性的,並未影響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終端銷量熱度。
目前新能源車的消費者的剛性需求較強,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因此小幅的價格變化不會明顯影響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需求。同時新能源車漲價前的訂單價格鎖定,也形成了早訂車的鎖定價格便宜的結果,引發更多消費者跟風搶訂的新局面。
數據顯示,3月
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45.5萬輛,同比增長122.4%,環比增長43.6%。1~3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119.0萬輛,同比增長145.4%。比亞迪銷量位列第一,達10.43萬輛,特斯拉中國3月銷量6.58萬輛,排名緊隨其後。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車、廣汽埃安分別銷售5.12萬輛、2.18萬輛和1.03萬輛。造車新勢力方面,小鵬汽車3月銷量1.54萬輛,哪吒汽車銷量1.20萬輛,理想汽車銷量1.10萬輛。
分析認為,汽車消費的供需核心調節手段是價格。目前來看上游的原材料漲價不會持續,同時從世界範圍來看,在「缺芯少鋰」的情況下,中國車企的發展不僅沒有遭遇太大損失,反而在強力自救和監管部門協調的過程中取得了超強的市場成績。綜合來看,「缺芯短鋰」的背景下,中國汽車行業的世界地位會更穩固。、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對汽車產業最新資訊的大致介紹了,如需了解更多行業相關資訊可點擊
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