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航空物流行業正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2025年,行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為適應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多部門協同合作,積極破除發展堵點,全力激活航空物流新動能。一系列政策舉措的出台,推動著航空物流在貨運監管、樞紐建設、服務提升等方面不斷優化升級,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航空物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為提升航空口岸進出口貨物通關效率,相關部門聯合出台《關於進一步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若干措施》,其中著重強調強化主要航空口岸通關服務保障。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等主要航空口岸積極響應,完善7×24通關保障制度。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實施「進口空側內轉」監管模式,藉助RFID智能感應卡口,進口貨物平均每單節約通關時間5小時。2024年,四川省國際航空貨運發展有限公司經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從北歐進口近6000噸冰鮮三文魚,部分還通過客運航班轉運至其他城市。
北京首都機場航空口岸創新開展「連程直轉」業務模式,中轉出口貨物操作時間最快僅3小時,貨物操作時效從24-36小時大幅縮短至3-8小時,企業地面物流操作時間節約約70%,操作成本降低約20%。上海積極推動航空貨運設施建設與流程優化,2024年上海航空口岸貨郵吞吐量達420.6萬噸,同比增長11%,其中浦東國際機場達377.8萬噸,境外航線貨郵吞吐量占比90.9%。
未來,航空物流在貨運監管方面還將繼續發力,提高特殊貨物通關效率,支持航空口岸開展多式聯運,推廣「一單制」「一箱制」等服務模式,加快空運跨境電商發展,優化跨境電商監管模式。
各地積極推進航空樞紐建設,提升航空物流的運輸能力和輻射範圍。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相關措施,明確到2025年上海機場年貨郵吞吐量要超過410萬噸,航空貨物中轉業務量比2019年翻一番;到2030年實現全面轉型升級。
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通過「雙貨航」協同發力,河南航投與盧森堡貨航合作,引入歐洲排名第一的全貨運航空公司,2019年又成立中原龍浩航空。2024年,盧森堡貨航和中原龍浩航空在鄭貨運量分別為13.6萬噸和13萬噸,同比增長38.8%、207.2%,合計占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三分之一以上。
嘉興機場作為長三角第一個、全國第二個專業性國際貨運樞紐,依託當地產業優勢,打造「空鐵公水」多式聯運物流樞紐。其東片區順豐創新產業園、啟盈嘉興跨境電商供應鏈總部已投產運營,西片區中國商飛集團、圓通航空集團總部項目紛紛落戶。
《若干措施》提出要提升航空口岸設施現代化水平和服務效率。航空物流行業分析指出,廈門依託「單一窗口」開展試點建設,實現航空貨運業務電子單證化、一單多報等功能,空港貨運作業收運效率提升90%,整體物流作業時間最快可壓縮90%以上。
廣州航空依託「單一窗口」建設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合物流各環節資源,為企業提供「通關+物流」一站式進出港服務,提貨速度縮短3小時,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1000萬元以上。2024年,該平台服務航空物流企業超11萬家,累計處理報關單超120萬票、艙單超950萬票,減少企業跑腿超4000萬次。
海關在航空口岸探索「直裝」「直提」模式,減少貨物進庫、搬卸、出庫等環節,提高貨物周轉效率,助力口岸物流降本增效。
2025年,航空物流行業在多部門協同推動下,通過提升貨運監管效率、加強航空樞紐建設以及全面提升服務能級,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各地航空口岸在通關效率、貨郵吞吐量、航線網絡拓展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現,為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未來,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持續推進和優化,航空物流行業有望進一步突破發展瓶頸,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在全球物流市場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為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更多航空物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航空物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