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雙重推動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間的經貿聯繫持續深化。作為今年中國擔任輪值主席國的重要議程之一,4月10日於天津舉辦的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投資促進活動,通過多邊對話機制進一步釋放了區域市場潛力。這場匯聚政商界代表的產業盛會,不僅見證著8900億美元貿易新紀錄背後的經濟活力,更開啟了成員國在綠色轉型與數字創新領域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貿易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上海合作組織成立至今,成員國間的經濟紐帶日益緊密。2024年數據顯示,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及對話夥伴的貿易總額突破8900億美元大關,占中國進出口總規模的14.4%,印證了區域市場的強勁韌性。在雙向投資領域,截至去年底,中國對相關國家的投資存量超過1400億美元,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累計逾萬億美元,實際完成營業額達6800億美元,為當地產業升級注入持續動力。
作為本年度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的首場配套活動,此次投資促進活動以"可持續發展產業合作"為主題展開深度研討。近400名政府及企業代表圍繞對外開放政策、產業鏈升級等議題展開交流,重點探討綠色能源開發、數字經濟轉型等領域的合作機遇。同期召開的投資促進工作組會議與產業合作大會,系統梳理了成員國在資源互補中的比較優勢,為構建區域經濟循環提供新思路。
中國商務部相關負責人指出,8900億美元的年度貿易額不僅刷新歷史紀錄,更展現出上合組織框架下經貿合作的巨大潛力。這一成績背後是成員國間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與不斷升級的合作機制,在能源、製造業和農業等傳統優勢領域形成良性互動,同時新興技術產業正成為新的增長極。
參會代表普遍認為,中國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實踐經驗為區域合作提供了重要參考。各國企業表達了在油氣開採深加工、新能源裝備製造及跨境數位化服務等領域的強烈合作意願。特別是綠色能源項目開發和智慧物流體系建設,被視為提升產業鏈附加值的關鍵突破口。
作為陸路貿易大動脈的中歐班列,在上合組織成員國沿線開行規模持續擴大。2024年途經該區域的班列數量達到1.9萬列,同比增長超一成,不僅暢通了東西向物流通道,更帶動了機電產品、高新技術設備等高附加值貨物的雙向流動,為構建安全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奠定基礎。
此次投資促進活動的成功舉辦,標誌著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通過深化產業對接與創新協同,區域經濟合作正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隨著中國持續發揮輪值主席國作用,未來各方將在綠色轉型、數字基建等領域形成更多務實成果,共同書寫互利共贏的新篇章。
更多貿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貿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