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五一」假期的臨近,民航運輸市場正迎來一年中的繁忙時刻。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預計將創下歷史新高,國際航線復甦尤為顯著。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國內旅遊需求的強勁增長,也體現了國際旅遊市場的逐步回暖。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民航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今年「五一」假期,國內航線的客源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之間的骨幹航線。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廣州三地間以及北京與深圳、成都間的航線旅客訂票量最高。民航局預計,國內航線機票預訂量將超過542萬張,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1%。為滿足旅客出行需求,各航空公司已及時增加航班、調換大機型,加大熱門航線運力供給。
國際航線方面,「五一」期間旅客運輸量和航班量都將達到二季度以來的最高峰。旅客出行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傳統旅遊市場。隨著入境、過境簽證便利政策的持續優化,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服務措施的逐步推廣,預計入境外國旅客數量將繼續增加,帶動外航進一步增加航班。數據顯示,近一周,中外航司共執行國際客運定期航班6532班,國際客運航班已通航境外78個國家。
今年一季度,我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郵運輸量三大指標均實現同比增長,國際航線網絡不斷拓展,國際航班量和旅客量進一步增加。從6家上市航司第一季度的主要運營數據來看,各航司旅客運輸量、客座率等多項關鍵指標均超過2019年同期,國際航線旅客量首次整體恢復至2019年水平。民航業已進入全面復甦階段,國際航線客運量增幅尤為顯著。
近年來,民航局全面提升外國旅客入境便利化水平,在國際客運增班、支付便利化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民航局大力推進國際客運增班,推動外國旅客「往來便利」。通過協同施策,推動國際客運航線航班的拓展,為外貿外交和人員往來提供通達、順暢的航空運輸服務,同時也為國際貨運物流提供腹艙運力供給。政策的短期刺激效果固然明顯,但長期可持續性取決於民航業能否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真正的服務競爭力。
總結
「五一」假期期間,民航市場迎來出行高峰,國內航線需求旺盛,國際航線復甦顯著。民航業已進入全面復甦階段,國際航線客運量增幅尤為顯著。政策的短期刺激效果固然明顯,但長期可持續性取決於民航業能否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真正的服務競爭力。只有把政策帶來的流量轉化為產業鏈的延伸價值,民航業國際化發展才能真正「紮根」。
更多民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民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