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在高端市場,蘋果憑藉其獨特的生態系統占據了顯著優勢。然而,安卓廠商並未因此退縮,反而通過主動兼容蘋果生態,試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新的突破口。這一策略不僅體現了安卓廠商的靈活應變,也反映了整個行業在增速放緩背景下的無奈選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蘋果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4月下旬,vivo發布了新一代旗艦機vivo X200 Ultra和vivo X200s,這兩款手機的最大賣點之一便是與蘋果生態的深度融合。通過vivo辦公套件,用戶可以在vivo手機和Mac電腦之間實現雙向數據互傳;vivo互傳軟體則允許vivo手機與iPhone「碰一碰」互傳數據,甚至實現電話、簡訊、通知的相互流轉。這種「流轉」功能意味著,用戶可以在vivo手機上查看iPhone的來電通知和簡訊,極大地提升了跨平台使用的便利性。
不僅僅是vivo,近年來,OPPO、小米等安卓廠商也紛紛推出兼容蘋果生態的功能。去年10月,小米宣布在澎湃OS 2.0系統上,小米手機可通過「小米互聯服務」與iPhone、iPad、Mac之間實現文件互傳,甚至能夠查看Keynote、Pages等蘋果系統軟體的文檔。去年9月,OPPO在蘋果App Store上架「0+互聯」App,後續升級版本實現了與iPhone互傳文件、視頻、圖片的功能。
安卓廠商集體兼容蘋果生態,很大程度上是行業增速放緩背景下的無奈選擇。過去幾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增長乏力,20222024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分別為2.86億台、2.71億台和2.86億台,同比增速分別為13.2%、5.0%和+5.6%。面對這一局面,安卓廠商們不得不尋找新的增長點,而主動兼容蘋果生態成為了一種可行的策略。
儘管這一策略幫助安卓廠商俘獲了一些增量用戶,但想要藉此實現高端化破局並不容易。蘋果憑藉其獨特的iOS系統和A系列處理器,俘獲了海量忠實用戶。2024年中國手機市場,蘋果市占率為15.6%,位列第三。在800美元以上市場,蘋果的份額更是高達60%。安卓廠商們雖然通過兼容蘋果生態吸引了一部分用戶,但在高端市場的份額並未顯著提升。
主動擁抱蘋果生態,究竟能搶走多少iPhone用戶?目前尚無具體的統計數據可以量化這一策略的貢獻。但一個事實是,iPhone在中國的增長確實放緩了。2024年Q1至2025年Q1,iPhone中國市場出貨量分別同比下跌6.6%、3.1%、0.3%、9.6%和9%。與此同時,安卓手機出貨量則節節攀升。以小米為例,2024年Q1跌出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TOP 5榜單,但隨後走出一條「微笑曲線」,2024年Q22025年Q1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16.5%、12.8%、28.4%以及39.9%。
然而,由於缺乏具體的統計數據和樣本調查,很難在出貨量增長和兼容蘋果這兩者之間建立起可量化的關聯。不過,一個可資印證的註腳是,在2024年11月的一場直播中,小米集團總裁透露,除小米自有品牌用戶換機外,「最多的還是iPhone,大約20%的用戶來自iPhone」。
儘管安卓廠商通過兼容蘋果生態在局部戰場獲得了一絲喘息之機,但蘋果在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並未被OPPO、vivo、小米等品牌蠶食,華為才是最大贏家。20222024年,在中國售價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蘋果市占率從75%降到54%,下降21個百分點;華為的市占率從12%增長至29%,增長17個百分點,此消彼長趨勢明顯。同期,OPPO、vivo、小米等品牌在高端手機市場的市占率沒有明顯增長。
雖然OPPO、vivo和小米發力高端旗艦手機,但出貨主力仍是中低端產品。以小米為例,2024年其智慧型手機平均單價為1138.2元,智慧型手機毛利率同比下跌2個百分點至12.6%。除華為外,其他安卓品牌主要吸引的是蘋果用戶中那些增購、換購中低端機型的用戶。安卓廠商主動兼容蘋果的舉措,尚未幫助他們在高端市場打開想像空間。
安卓廠商通過主動兼容蘋果生態,試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新的突破口。這一策略雖然幫助他們在局部戰場獲得了一些增量用戶,但在高端市場的份額並未顯著提升。未來,安卓廠商面臨的更大挑戰是如何說服用戶為自家的高端產品買單,而不僅僅是通過兼容蘋果生態吸引中低端用戶。
更多蘋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蘋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