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資本市場聚焦新能源領域創新,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核心方向,正迎來政策支持、技術研發和市場應用的多重利好。從A股市場表現看,相關板塊活躍度顯著提升,多家上市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和產能布局搶占先機,行業拐點臨近信號愈發明確。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電池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固態電池概念股持續走強,龍蟠科技等個股漲停,貝特瑞、國軒高科等企業因新品發布計劃推動股價攀升。市場對高能量密度(300Wh/kg)、安全性提升的固態電池需求迫切,預計2025年後在人形機器人、eVTOL飛行器及高端消費電子領域的應用將加速放量。
第十七屆深圳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CIBF2025)成為產業風向標,展覽面積達28萬平方米,寧德時代、比亞迪等3000餘家企業參展。同期舉辦的前沿技術研討會上,固態電解質材料創新、電池安全測評及智能化製造等議題占據核心議程,多家企業展示硫化物電解質量產中試線建設進展,推動產學研合作深化。
統計顯示,A股50隻固態電池概念股年內平均漲幅達5.23%,新宙邦、上海洗霸等個股表現突出。容百科技5月接待超百家機構調研,其硫化物電解質產線設計已進入中試階段;格林美則在富鋰錳基正極材料領域取得噸級量產突破。研發強度方面,海目星一季度研發投入占比達21.38%,較去年同期提升9個百分點,並與固態電池領軍企業簽訂4億元設備訂單,成為整線解決方案供應商。
當前板塊內12隻個股市盈率低於30倍,億緯鋰能、璞泰來等頭部企業股價較年內高點回調超20%。行業數據顯示,2027年前後全固態電池將啟動示範裝車應用,2030年實現大規模量產,技術疊代帶來的估值修復空間可期。
總結
固態電池正通過材料創新、設備升級和場景拓展重塑能源產業格局。從資本市場熱度到展會密集釋放的技術信號,再到頭部企業研發加碼,行業已進入關鍵突破窗口期。隨著2025年應用端需求爆發,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效應將加速顯現,相關企業在電解質開發、固態電極工藝等領域的技術儲備,將成為搶占市場先機的核心競爭力。
更多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