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5月12日,中美雙方在日內瓦達成貿易協議框架後,兩國對彼此加征的高額關稅於次日起顯著下調。這一政策變動短期內提振了市場信心,黑色系期貨價格應聲上漲,但受歷史累積關稅及未取消的"最低基準稅率"影響,鋼材等商品出口仍面臨結構性壓力。本文通過梳理關稅調整細節、分析行業數據與未來風險,揭示貿易政策對鋼鐵產業鏈的影響邏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鋼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協議內容,美國將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征的綜合關稅從125%145%降至30%66%,中國同步將反制稅率從125%回調至10%。具體調整時間線顯示:
4月2日至9日,美方連續三次加征關稅(累計達125%),中方同步提升反制力度;
5月12日起暫停新增的24個百分點關稅,僅保留基礎稅率,雙方取消4月初實施的部分附加稅。
從關稅結構看,美國對華商品平均稅率仍高達40%50%,其中皮革製品(100%)、紡織品(56%)等品類受衝擊顯著,而鋼鐵及其製品的綜合稅率在調整後仍維持38%42%高位。
原文章數據顯示,中美互降關稅前,中國對美鋼鐵產品加徵稅率高達14%(HS72章)至79%(全品類),疊加芬太尼問題引發的附加稅後,部分鋼材綜合稅率突破145%。調整後的關稅結構中:
鋼鐵基礎關稅降至1%6%,但鋼鋁專項關稅(美國對華23%)、芬太尼關聯產品附加稅仍存在;
美國對中國鋼鐵製品維持89%的川普時期高基數,僅因本次協議下降41個百分點至38%。
這一調整雖緩解了短期貿易成本壓力,但長期來看,雙方保留的基礎稅率及未取消的專項關稅仍將制約鋼材出口規模。
黑色系期貨的快速反彈(如螺紋鋼主力合約單日漲幅超4%)反映出市場對政策放鬆的樂觀預期。然而需注意以下矛盾點:
1. 基準稅率未解除:美國34%的"最低關稅"仍在執行,疊加其他專項稅後綜合稅率仍高於2018年貿易戰前水平;
2. 行業分化顯著:鋼鐵製品(HS73章)因附加稅影響,實際出口成本較紡織、電子等品類更高;
3. 政策時限風險:90天暫緩期結束後關稅可能重新上調,企業需警惕政策反覆帶來的經營波動。
本次關稅回調為鋼材市場提供了喘息空間,但全球需求疲軟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仍構成挑戰。建議出口商採取以下措施:
優化產品結構:優先布局稅率降幅較大的機械、電子等關聯品類;
強化供應鏈韌性:通過本地化生產或區域貿易轉移對沖關稅成本;
關注政策窗口期:利用90天緩衝期加速訂單交付,同時準備替代市場預案。
綜上所述,中美關稅階段性緩和短期內提振了鋼材市場的交易活躍度與價格預期,但未解除的基準稅率及全球經濟復甦乏力仍構成持續壓力。企業需在把握短期機遇的同時,構建更具韌性的全球化經營策略,以應對未來政策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
更多鋼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鋼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