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美國對中國電池核心組件發起補貼調查:貿易壁壘下的產業博弈

美國對中國電池核心組件發起補貼調查:貿易壁壘下的產業博弈

2025-05-22 08:30:22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原產於中國的活性陽極材料啟動反補貼調查並發布初步裁定結果,認定中國企業獲得高額政府補貼。這一決定可能引發後續反補貼關稅措施,加劇全球電動汽車供應鏈的緊張態勢。作為動力電池的關鍵組成部分,中國生產的活性陽極材料占據全球主導地位,其出口政策變動或將重塑國際電池產業格局。

  一、美國以「補貼」為名對中國電池材料發起調查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池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根據美國商務部5月20日發布的公告,兩家未配合調查的中國企業被推定補貼率超過700%,其餘企業則面臨6.55%的初步稅率。此次裁定源於去年12月美國本土行業協會提交的申訴,指控中國企業在活性陽極材料領域獲得不正當政府支持。活性陽極材料是電動汽車電池的核心組件之一,直接影響電池的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和安全性。數據顯示,中國供應全球大部分石墨原料,其中美國進口的59%天然石墨和68%人造石墨均依賴中國市場。

  二、數據揭示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

  在動力電池產業鏈中,中國的產業優勢顯著。活性陽極材料的主要成分——石墨的生產高度集中於中國,其技術成熟度與成本控制能力遠超其他國家。美國對華依賴不僅體現在原材料進口上,更延伸至電池製造環節。例如,眾議院近期通過的「與外國對手電池脫鉤法案」明確禁止聯邦部門從寧德時代、比亞迪等6家中國企業採購電池產品,試圖切斷供應鏈紐帶。然而,短期內全球難以找到成本更低且供應穩定的替代來源。

  三、高額關稅或加劇全球電池產業鏈成本壓力

  若美國最終實施反補貼關稅,其本土企業將面臨兩難選擇:要麼承擔更高進口成本導致競爭力下降,要麼轉向技術相對落後但價格更高的非中國供應商。這一政策不僅可能抬高電動汽車製造成本,還可能波及儲能系統、消費電子等依賴鋰電池的領域。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此次調查獨立於現有對華關稅框架之外,顯示出其試圖通過多維度手段遏制中國在電池行業的領先地位。

  四、中美博弈背後:技術優勢與產業安全的雙重考量

  專家指出,中國政府近年來已大幅縮減針對電池及材料出口的補貼政策,當前產業競爭力更多源於完整的產業鏈和規模化生產帶來的成本效益。美國此舉的核心邏輯並非單純反補貼,而是出於對供應鏈安全的擔憂——若在關鍵領域過度依賴中國,可能在地緣衝突中陷入被動。然而,這種「去風險」策略或將導致全球電池產業格局進一步割裂,增加技術疊代與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

  總結

  美國對中國活性陽極材料發起的反補貼調查,折射出其對動力電池供應鏈主導權的戰略爭奪。中國憑藉成本優勢和技術積累,在這一領域的全球市場份額難以被迅速替代。未來若關稅落地,或將迫使美國企業承擔額外成本,同時也可能加速其他國家在電池產業鏈中的多元化布局。這場貿易摩擦不僅關乎短期經濟利益,更將長期影響電動汽車產業的國際分工與技術競爭格局。

更多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