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網英大雙主業並進:金融高盈利難掩裝備製造毛利率之困

國網英大雙主業並進:金融高盈利難掩裝備製造毛利率之困

2025-05-22 16:40:16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最新數據顯示,作為國家電網旗下"金融+製造"雙輪驅動的上市平台,國網英大全年營收與淨利潤再創新高。然而,其電力裝備業務超73億元收入僅貢獻1.49億元利潤,疊加信託子公司違規剛兌引發的歷史遺留問題,凸顯出這家千億級企業盈利結構失衡與內控風險並存的發展現狀。

  一、金融與製造的冰火兩重天:毛利率分化加劇經營壓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電力裝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國網英大實現112.88億元營收和15.74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6%和15.39%,但兩大主業表現差異顯著。金融業務雖貢獻僅39.06億元營收(同比下降2.04%),卻創造了超17億元的信託利潤,成為公司主要盈利支柱;而電力裝備板塊雖然以73.51億元收入占據六成份額(同比增長6.93%),但毛利率從2023年的14.21%驟降至11.31%,拖累整體銷售毛利率至11.58%。

  具體來看,核心製造子公司置信電氣全年營收73.75億元卻僅實現1.49億元淨利潤,其毛利率不足信託業務的七分之一。證券期貨與低碳節能服務更出現-8.5%和-13.11%的負毛利,顯示傳統裝備製造領域面臨更大成本壓力。這種盈利結構失衡在國家電網系上市公司中尤為突出——2024年其毛利率水平僅高於主營輸變電設備的平高電氣,在八大上市平台中排名倒數第二。

  二、萬億信託規模背後的內控隱患:剛兌事件餘波未平

  作為金融板塊核心,英大信託管理資產規模突破1.09萬億元(同比增長32.79%),但其違規操作引發的連鎖反應仍在持續發酵。追溯至2020年鼎鑫8號、聯贏8號項目,公司通過多層SPV虛假收購掩蓋兌付風險,導致連續三年財務數據失真:

  儘管2024年已從相關股東方收回補償款,但該事件暴露出的底層資產審核漏洞、財務核算不規範等問題仍未完全解決。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31.8億元(同比下滑430%),顯示金融業務擴張與資金管理間存在潛在矛盾。

  三、雙輪驅動下的戰略平衡:毛利率修復與風險管控並行

  從最新財務表現看,2025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45%,主要受益於資本市場波動帶來的投資收益改善。但電力裝備業務毛利率持續承壓(較行業平均低約6個百分點),疊加信託業務萬億規模擴張中的剛兌慣性思維,公司仍面臨兩大挑戰:

  1. 盈利結構優化需求

  需在保持金融牌照優勢的同時,通過技術升級提升裝備製造附加值。例如其碳資產管理業務雖營收僅7000萬元,但淨利潤率達15%,顯示綠色轉型可能成為新的增長極。

  2. 風險防控體系重構

  針對信託項目"買者自負"原則的落實,亟需強化盡職調查、信息披露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監管處罰與股東追償事件表明,過度依賴關聯方補償並非長久之計,建立市場化風險處置機制才是根本出路。

  結語: 在電力裝備需求穩增與金融嚴監管並行的大背景下,國網英大既要發揮能源央企背景的資源整合優勢,更要直面毛利率分化和內控短板。如何在萬億信託規模上築牢風控堤壩,在傳統製造領域提升技術溢價,將成為決定其"雙主業"戰略能否真正協同的關鍵變量。2025年一季度現金流與投資收益的波動已發出預警信號——持續盈利的質量改善,比單純的數據增長更具戰略意義。

更多電力裝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力裝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