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6日
在當今全球化背景下,提升醫療機構服務質量與患者安全保障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近年來,中國通過創新性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醫院評審標準體系,在推動全球醫療服務規範化、標準化方面邁出重要一步。這一成果不僅為中國醫療質量升級提供了新路徑,更為其他國家探索可持續的健康服務模式貢獻了東方智慧。
2025年5月,中國主導制定的《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中國)》(簡稱CIHA)在世界衛生大會及深圳前海舉行的「2025國際醫院認證與質量安全發展大會」上引發廣泛關注。作為中國首個通過國際醫療質量協會權威認證的醫院評審體系,CIHA以97%的高得分率獲得認可,成為繼美國JCI、澳大利亞ACHS後又一具有全球公信力的標準框架。該標準自2023年啟動全國評審以來,已覆蓋香港、北京、浙江等多地30餘家醫療機構,並成功在境外實踐——2025年3月,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成為繼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後第二家通過CIHA認證的海外機構。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前沿城市,在醫療評審領域率先探索創新路徑。2020年成立的第三方非營利性評審機構,整合了國內「三甲」標準與國際先進經驗,歷時兩年打磨出CIHA框架。這一標準化體系不僅關注硬體設施,更通過流程優化、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應用提升服務效能,例如利用AI監測醫療風險點以減少人為失誤。其核心目標在於建立持續改進的醫療文化,確保患者在醫療機構中獲得安全、高效的服務。
2025年國際醫院認證大會上,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700餘名專家圍繞「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醫療合作展開研討。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因醫療服務質量問題導致的可預防死亡案例占總數一半以上,而CIHA通過建立統一認證標準,為各國醫療機構搭建了質量提升的橋樑。例如,通過該體系認證的醫院可直接接入國際商業保險結算網絡,顯著降低跨境就醫成本。世衛組織專家強調,此類標準化實踐是實現《2030年全球患者安全行動計劃》的關鍵舉措,有助於減少醫療過程中不必要的傷害。
當前,CIHA的推廣已邁出重要步伐,但其價值遠不止於認證本身。它標誌著中國在醫療衛生領域正從「參與者」向「規則制定者」轉型,並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套可複製的醫療質量提升方案。未來,隨著更多國家加入這一體系,國際醫院評審標準或將形成以東方經驗為基礎的新範式,助力全球健康公平與可持續發展。
總結
從深圳到香港,再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CIHA正成為衡量醫療機構服務質量的重要標尺。其成功不僅在於技術層面的創新,更在於推動了醫療體系從被動合規向主動提升的轉變。隨著標準在全球範圍內的深化應用,這一源自中國的實踐有望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提供關鍵支撐,讓安全、優質的醫療服務惠及更多人群。
更多醫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