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車晶片市場規模已突破487億美元,中國本土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持續搶占市場份額。其中,系統級晶片(SoC)的能效優化、存儲架構創新成為核心競爭領域。在此背景下,某頭部車企新近公開的一項專利技術引發關注,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鑑的技術路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汽車晶片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當前汽車晶片研發呈現"高低搭配"的系統級架構特徵:高算力核心承擔複雜運算任務,低功耗核心負責基礎功能監控。例如某企業最新專利顯示,在SoC中劃分第一核心(處理性能較低)與第二核心(高性能),分別掛接不同存儲單元——前者連接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後者與動態存取存儲器(DRAM)直連。這種分層設計使晶片啟動時,高性能核心可優先完成DRAM校準,低功耗核心同步保存校準數據至RAM,顯著縮短系統初始化時間。
傳統SoC啟動流程中,DRAM校準與系統自檢需由單一核心串行執行,導致功耗激增。該專利通過雙核協同機制實現並行處理:第二核心利用與DRAM的直連通路完成校準操作,第一核心同步將數據存入RAM並驗證存儲狀態。實測數據顯示,此類設計可使晶片啟動時間減少約30%,待機功耗降低18%。這一突破直接回應了行業對智能駕駛系統"快速響應"與"低能耗需求"的雙重訴求。
隨著車企加速供應鏈自主化布局,2025年國內SoC廠商在車載領域的市占率預計達到37%,較五年前提升19個百分點。上述專利技術不僅體現了企業對存儲架構創新的探索,更反映出本土企業在系統級集成能力上的顯著進步——通過差異化核心配置與智能任務分配,在保證算力的同時實現能效最優解。
總結:2025年的汽車晶片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變革。從技術維度看,分層式SoC設計、動態存儲校準等創新持續重塑行業標準;從市場維度觀察,國產廠商依託場景化研發策略快速崛起。未來隨著L4級自動駕駛普及與車路協同需求增長,如何平衡算力擴展性與能效控制將成為汽車晶片發展的新焦點,而此次專利公開的技術路徑為行業提供了重要參考方向。
更多汽車晶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晶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