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5年上半年,蘋果公司正面臨其人工智慧技術轉型的關鍵節點。儘管其設備端的AI功能(如Apple Intelligence)已覆蓋新一代iPhone用戶群,但核心語音助手Siri的升級計劃卻因技術瓶頸推遲。數據顯示,蘋果在AI領域的研發投入同比激增47%,同時開發者生態建設進度滯後於預期目標。本文通過梳理關鍵數據與行業動態,揭示蘋果在生成式AI賽道上的挑戰與機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蘋果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據內部統計顯示,原計劃於2025年初上線的"應用意圖(App Intents)"代碼模塊開發進度延遲超3個月。該模塊旨在讓Siri直接調用第三方應用程式功能,但開發者目前僅能編寫基礎代碼而無法在真實環境中測試效果。蘋果為此新增的研發支出已占全年技術預算的18%,較2024年同期增長近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延期並非首次波及用戶端體驗。今年3月,因AI生成的新聞摘要出現事實性錯誤,蘋果緊急下架了《紐約時報》和BBC等媒體的應用內智能摘要功能。這一決策直接影響超50萬日活躍用戶的使用習慣,並引發開發者對AI內容審核機制的質疑。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僅有約43%的核心應用開發商完成了基礎版本的"應用意圖"代碼適配。蘋果要求所有支持Siri交互的應用必須通過其新推出的API接口進行改造,但現有開發工具尚未提供完整的測試環境。這意味著開發者需等待蘋果發布公測版系統後才能驗證功能表現。
這一進度差異直接導致生態系統的碎片化風險加劇:目前僅12%的頭部應用完成了全面適配,而中小開發商因資源限制普遍處於觀望狀態。分析顯示,若按當前速度推進,完整生態系統構建將延遲至2026年第一季度。
在技術疊代層面,蘋果的進展顯著滯後於主要競爭對手:谷歌已通過Gemini系列助手實現跨應用任務自動化,亞馬遜Alexa則計劃年內完成全語音場景覆蓋。相比之下,蘋果設備中僅38%的用戶啟用了基礎版Apple Intelligence功能。
儘管部分高端機型已整合ChatGPT並優化對話界面(如螢幕發光互動設計),但這些升級仍局限於文本生成等基礎場景。數據顯示,在需要多輪推理和複雜操作的任務中,Siri當前的成功率僅為54%,遠低於行業標杆產品78%的平均水平。
最新用戶監測數據顯示,在啟用Apple Intelligence的群體中,每日有效交互次數從去年同期的平均9.3次降至8.2次。這表明現有功能未能充分激發用戶的深度需求。特別在圖片生成、代碼編寫等進階場景下,實際調用頻率不足預期值的40%。
值得關注的是,蘋果仍在持續拓展AI應用場景:截至6月13日,其設備端已支持自動生成文本摘要、智能編輯照片等功能覆蓋超95%的新款iPhone用戶。但這些基礎能力難以滿足市場對生成式AI"對話理解-任務執行"閉環的期待。
總結展望
2025年的蘋果正處於AI戰略的關鍵轉折點:高額研發投入與開發進度間的矛盾、生態系統的碎片化風險、以及競爭對手的技術代差,共同構成了其轉型路徑上的多重挑戰。儘管設備端的基礎功能覆蓋率保持行業領先(如98%的iPhone 16系列預裝Apple Intelligence),但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生成式AI助手目標,仍需在技術成熟度與開發者協同層面突破現有瓶頸。隨著下半年測試版系統的逐步開放,蘋果能否扭轉當前發展態勢,將成為決定其未來競爭力的核心變量。
更多蘋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蘋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