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能源轉型背景下,中國天然氣需求持續攀升,2024年國內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398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7%。隨著"雙碳"目標推進及非常規資源開發加速,深冷處理技術成為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的關鍵路徑。在此趨勢下,四川鹽亭天然氣處理廠的投產標誌著我國在該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天然氣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西南地區首個採用超低溫深冷工藝的天然氣處理廠於2025年7月3日全面投運。該項目針對天府氣田乙烷含量高、伴生氣組分複雜的特性,通過-200℃極端低溫環境實現氣體精準分離,單線可產出商品天然氣、乙烷、LNG等7種產品。這一突破性工藝解決了多組分混合氣體的毫秒級溫控難題,在設備能效與操作可靠性上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鹽亭處理廠通過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算法優化,使綜合回收率較傳統工藝提高15%-20%。其年處理能力達20億立方米的規模化運作模式,為國內頁岩氣、緻密氣等非常規天然氣開發提供了可複製的技術範本。據測算,該技術體系的應用將推動單個項目投資回報周期縮短約30%,帶動相關裝備製造與工程服務領域新增超50億元市場規模。
該項目的成功驗證了"資源-加工-應用"全鏈條增值模式的可行性。通過分離出高純度乙烷等化工原料,不僅可直接供應下游聚乙烯產業,其LNG副產品還可靈活調配至調峰市場。這種多元化產品結構使天然氣價值鏈從單一能源供給延伸至高端材料製造領域,在當前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加劇的背景下,顯著增強了供應鏈韌性與經濟效益。
鹽亭項目的投產恰逢我國"十四五"能源規劃關鍵期,其技術經濟指標驗證了深冷處理在非常規天然氣開發中的核心價值。隨著川渝地區萬億立方米級氣藏加速動用,預計到2030年將帶動超過15個同類項目落地,形成規模達800億立方米/年的深冷處理產能集群。這不僅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新路徑,更通過技術溢出效應推動天然氣產業向高附加值方向轉型升級
更多天然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天然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