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鈷作為一種關鍵的戰略金屬,在眾多領域尤其是新能源產業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2025年,鈷市場在全球經濟格局調整、產業技術變革等多重因素交織下,展現出複雜且充滿機遇的前景。以下是2025年鈷市場前景分析。
剛果(金)在全球鈷供應版圖中占據著絕對主導地位,2024年其鈷礦產量約為22萬金屬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 76.4%。2025年2月22日,該國宣布實施為期四個月的鈷出口臨時禁令,旨在應對全球鈷市場嚴重的供應過剩及價格持續低迷的困境。這一舉措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全球鈷市場掀起波瀾。
從短期來看,禁令直接導致國際鈷價從九年低點強勢反彈,現貨價一度攀升至16美元/磅,漲幅高達60%。據測算,此次禁令預計減少全球約20萬噸的鈷供應,占全球年供應量的40%左右,這無疑極大地緩解了市場長期以來供過於求的壓力。然而,隨著6月21日剛果(金)政府宣布將鈷出口臨時禁令再延長三個月,其對全球鈷供應鏈的影響進一步深化。
這一連續的政策調整,使得中國等主要鈷消費國在6 - 12月份難以從剛果(金)進口鈷濕法冶煉中間品。有分析指出,此舉或影響剛果(金)2025年12.8萬噸的鈷出口量,進而推動全球鈷行業從供應過剩轉向短缺,預計短缺量將達到7.8萬噸,為鈷價的第二輪上漲注入了強大動力。《2025-2030年中國鈷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6月電解鈷企業產能開工率在86.54%;鈷粉企業產能開工率在69.17%;硫酸鈷企業產能開工率在50.75%;氯化鈷企業產能開工率在87.57%;四氧化三鈷企業產能開工率在71.58%。目前鈷產品冶煉龍頭企業開工率正常,中小企業謹慎開工、主流企業保障長協為主。
長期而言,剛果(金)的政策意圖不僅僅是短期的救市行為,更在於藉機整合國內礦業資源,強化對全球鈷定價權的爭奪。通過限制初級產品出口,推動本土精煉產能建設,該國正努力實現從「資源輸出」到「價值留存」 的戰略轉型。
在剛果(金)供應政策頻繁調整的同時,印尼作為新興的鈷生產國,正迅速在全球鈷市場嶄露頭角。憑藉豐富的紅土鎳礦伴生鈷資源,印尼的鈷產量占比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勢,預計將從2024年的12%躍升至2030年的22%。眾多中資企業在印尼布局的高壓酸浸(HPAL)項目,將在2025 - 2026年迎來集中產能釋放期,預計新增鈷供應量可達1.8萬噸/年。這一新興產能的崛起,不僅改變了全球鈷供應的格局,還對市場價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印尼鈷中間品憑藉其成本優勢,到岸價僅15820美元/噸,較中國冶煉企業成本低37%,在4月對華出口占比飆升至 99%,對傳統鈷生產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競爭壓力。
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鈷需求的最大引擎,其發展態勢對鈷市場的影響舉足輕重。2025年,儘管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仍保持著增長的勢頭,但內部技術路線的分化對鈷需求產生了複雜的影響。一方面,高鎳三元材料(NCM811/NCA)在高端車型中的應用不斷普及,使得單噸電池鈷用量顯著降低,降至0.12kg/kWh。與此同時,磷酸鐵鋰電池市占率的回升(2024 年達 43%),進一步抑制了動力電池領域對鈷的需求增速。另一方面,全球電動車滲透率從2024年的35%向2030年的58% 邁進的宏偉目標,依然為鈷在動力電池領域的需求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據預測,2025年全球鈷需求預計達29.2萬噸,同比增長9.77%,其中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貢獻不可忽視。此外,隨著比亞迪等車企宣布2025年全系換三元電池,以及固態電池技術的逐步成熟,鈷在高端新能源汽車及未來電池技術中的需求韌性依然較強。
在消費電子領域,2024年第四季度呈現出顯著的復甦跡象,鈷酸鋰正極材料採購量環比增長21%。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摺疊屏手機、AR/VR 設備等新興電子產品的蓬勃發展,這些新品的單機鈷含量較傳統機型提升了 40%,為鈷需求注入了新的活力。高端工業領域同樣成為鈷需求的重要支撐力量。在航空航天領域,國產C929客機項目的穩步推進以及軍用發動機的大規模量產,拉動鈷基高溫合金需求同比增長25%,預計到2030年該領域鈷用量將突破1.2萬噸。鈷基合金憑藉其優異的耐高溫、高強度等性能,在航空發動機、起落架等關鍵部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軍工領域,電磁炮等先進武器裝備對超導材料的需求,也帶動了高純鈷需求的激增,增長率高達15%。
供需關係的核心作用:2025年,剛果(金)的出口禁令導致供應大幅減少,成為推動鈷價上漲的關鍵因素。而印尼等新興產區的產能擴張,則在一定程度上對價格上漲形成制約。在需求端,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行業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著鈷的市場需求,進而左右價格走勢。當需求增長超過供應增速時,價格往往上漲;反之,價格則面臨下行壓力。截至6月30日,電解鈷(≥8%,上海有色現貨均價)價格為8萬元/噸,相比年初的25萬元/噸略有下調。同期,七水硫酸鈷(鈷≥5%)價格為05萬元/噸,相比年初的21萬元/噸下調幅度較大。進入7月,鈷市場價格繼續探底,7月15日電解鈷價格為8萬元/噸,七水硫酸鈷價格為03萬元/噸。
政策因素的深遠影響:剛果(金)、印尼等資源國的政策調整,如出口禁令、稅收政策等,對全球鈷供應鏈產生了重大衝擊,是引發價格波動的重要外部因素。此外,各國對於新能源產業的扶持或限制政策,也通過影響下游需求間接作用於鈷價。例如,歐盟要求2027年起電池使用30%本土精煉鈷,這一政策將促使企業調整供應鏈布局,對鈷價產生潛在影響。
成本因素的支撐與制約:鈷礦開採、冶煉等環節的成本變化,為鈷價設定了一定的底線。當價格低於成本線時,部分產能將被迫退出市場,從而減少供應,支撐價格回升。然而,隨著技術進步和新產能的投入,成本也可能發生變化,對價格產生長期的制約或推動作用。例如,再生鈷技術的發展使得鈷的回收成本降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原生鈷價格形成壓力。
從短期來看,隨著剛果(金)出口禁令的持續影響,以及全球鈷市場從過剩向短缺的轉變,鈷價有望繼續保持上漲態勢。預計在2025年內,國內電鈷價格有望重回25萬元/ 噸上方運行。但從中長期來看,市場前景則更為複雜。一方面,印尼等新興產區的產能將逐步釋放,可能在2026 - 2027年引發階段性的供應過剩,導致價格中樞回落至25 - 35萬元/噸區間。另一方面,技術的進步,如電池技術的 「去鈷化」 發展,以及新的鈷替代材料的出現,可能對鈷的長期需求產生負面影響,從而抑制價格上漲。
綜上所述,2025年鈷市場供應端受剛果(金)政策和印尼產能擴張影響,需求端在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及高端工業領域表現各異,價格波動受多種因素驅動。同時,如果高端工業領域對鈷的需求持續增長,且再生鈷技術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求,鈷價也有可能在長期內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
更多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