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供需失衡與消費疲軟的雙重壓力下,中國乳製品行業正經歷結構性調整。頭部企業通過股份回購穩定市場信心,而細分領域如奶粉板塊逆勢增長,折射出產業分化趨勢加劇。本文以2024-2025年行業運行數據為錨點,解析乳製品產業鏈變革與市場競爭新態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乳製品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末,申萬乳品行業中A股和H股上市公司共28家。受供給過剩及需求減弱影響,超半數企業面臨營利雙降困境。數據顯示,伊利股份(1157.8億元)、蒙牛乳業(886.75億元)和光明乳業(242.78億元)位列營收前三強,但同比均下滑超過8%。其中,伊利股份因銷量與售價雙重壓力,全年營收同比下降8.24%,2025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進一步下跌17.71%至48.74億元。
面對行業低迷,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率先啟動大規模股份回購。截至2025年7月,兩家公司年內回購金額均超1.5億元人民幣:
這一動作折射出頭部企業試圖通過市值管理抵禦行業下行風險,並鞏固市場份額的戰略意圖。
2024年數據顯示,乳製品細分領域呈現顯著分化:
當前行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轉型。2024年營收超百億的企業共9家,占全行業八成以上,頭部集中度進一步強化。未來競爭焦點將集中在以下領域:
1. 產品創新:低溫乳製品、功能性奶酪等高附加值品類或成為增長新引擎;
2. 供應鏈優化:牧場整合與數位化管理將降低上游成本壓力;
3. 渠道下沉: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消費潛力待釋放。
總結
2025年乳製品行業在挑戰中呈現結構性機遇。頭部企業通過回購鞏固資本信心,而細分賽道如奶粉板塊憑藉差異化競爭逆勢突圍。然而,上遊牧場的持續虧損警示全產業鏈協同優化的重要性。未來,技術升級與消費場景重構將成為重塑產業競爭力的核心變量,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
更多乳製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乳製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