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和先進位程技術持續驅動半導體需求,全球矽片產業正經歷結構性分化。成熟製程用8英寸矽片面臨產能過剩與中國低價競爭壓力,而12英寸先進矽片在高性能計算與矽光子封裝領域呈現增長潛力。環球晶圓作為全球第三大矽片供應商,在擴產布局中遭遇營收下滑、盈利承壓的雙重挑戰,折射出行業技術疊代與地緣政治博弈下的複雜局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矽片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8英寸矽片出貨量同比減少13.4%,而對應高端應用的12英寸矽片出貨量微增2%。這一分化趨勢直接反映在環球晶圓的經營表現上:其2024全年營收626億元新台幣,同比下降11.4%,每股稅後純益(EPS)從2023年的約42元腰斬至21.06元;2025年第一季度更進一步下滑至僅3.05元,較上年同期跌幅超六成。
環球晶圓當前營收仍以8英寸矽片為主,其12英寸產品主要服務於成熟製程客戶。儘管計劃在2025-2026年通過美國德州、密蘇里及義大利工廠擴建提升先進位程產能,但新產線送樣與量產進度尚未完全釋放收益。
中國半導體國產化進程加速推高本土8英寸矽片產能,疊加成本優勢導致全球市場價格持續下探。產業數據顯示,成熟製程的晶圓製造正不可逆地向12英寸遷移,而新增產能集中於中國市場。這一趨勢迫使環球晶圓、日本信越等國際廠商面臨市場份額擠壓與利潤率雙重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環球晶圓通過密蘇里州新建全美首座12英寸SOI(絕緣矽)矽片產線,在地緣政治驅動的美國半導體製造回流中占據先機。其鎖定的SOI技術因在光晶片封裝中的高附加值特性,預計到2032年市場規模將達百億美元,複合增長率超13%。
環球晶圓於2020年收購德國世創電子(Siltronic)後持有其13.67%股權,但後者表現低迷加劇了母公司業績波動。世創2024年營收14.1億歐元,同比下滑6.7%,EPS僅為2.1歐元,較2023年暴跌65.9%。受此拖累,環球晶圓若排除世創股票估值影響,2025年第一季度EPS可提升至6.94元。
更嚴峻的是,環球晶圓發行的海外債券條款與世創股價掛鉤(行權價111.34歐元),而當前世創股價約40歐元。若未來兩年未能回升,公司將面臨高額債務買回壓力,可能進一步消耗現金流。
環球晶圓計劃通過德州工廠三期、四期擴建將12英寸矽片營收占比提升至50%,並加速SOI產品商業化進程。其策略核心在於:以先進位程材料替代傳統產品線,同時依託美國本土產能規避供應鏈風險。
然而,這一轉型需應對短期盈利壓力與長期技術投入間的平衡難題。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環球晶圓股價較歷史高點600元新台幣已腰斬至300元左右,市盈率卻從11.93倍升至18.55倍,反映市場對其成長性的分歧態度。
總結與展望
2025年矽片行業呈現「冰火兩重天」態勢:成熟製程領域競爭加劇導致價格戰持續,而先進位程需求推動高附加值產品增長。環球晶圓在技術轉型中展現戰略魄力,但短期財務表現仍受併購遺留問題與產能爬坡周期拖累。隨著歐美新建產線逐步量產及SOI市場放量,其能否實現「2026年12英寸矽片營收占比過半」的目標,將決定未來3-5年的行業地位。當前半導體供應鏈的區域化趨勢下,企業需在技術差異化與地緣風險對沖間尋找最優解。
更多矽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矽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