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我國家政服務業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截至2025年6月,全國家政從業人員已達4000萬人,行業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2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近3倍。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家政產業從傳統勞務輸出向現代服務經濟轉型加速,成為連接城鄉要素流動的關鍵紐帶。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家政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2025年家政興農行動工作方案》,標誌著我國首次將家政服務業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核心框架。通過構建"技能培訓-就業服務-權益保障"全鏈條支持體系,政策著力破解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城市服務需求錯配難題。數據顯示,僅2024年就有超過680萬農村勞動者通過家政渠道實現異地就業,其中35%來自原貧困縣地區。
從空間分布看,長三角、珠三角已形成覆蓋母嬰護理、養老照護等細分領域的產業集群帶,占據全國市場份額的42.7%;中西部地區則依託勞動力成本優勢,在家庭保潔、社區家政服務等領域快速崛起。行業競爭格局呈現"頭部企業標準化+區域品牌特色化"並行特徵,15家上市家政企業通過數位化平台整合超百萬從業者資源,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在職業培訓領域,2024年全國累計建成家政產教融合基地387個,開發出涵蓋智能家電維護等15項新興服務標準。金融支持方面,專項信貸額度突破260億元,惠及超萬家小微企業。值得注意的是,東西部勞務協作機制促成跨省對接項目289個,使農村勞動力就業穩定性提升至81%,較政策實施前提高34個百分點。
儘管行業保持高速增長,但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數據顯示,家政服務需求年均增速達15.6%,而持證上崗人員僅占從業者總數的29%;勞動糾紛發生率仍維持在8.3%高位。破解困局需從三方面發力:一是完善"網際網路+培訓"體系,推動課程與市場需求匹配度提升至70%以上;二是建立全國統一信用評價系統,2025年底前實現服務追溯覆蓋率100%;三是創新社會保障機制,探索將家政從業者納入新就業形態社保試點範圍。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工作方案》的實施成效驗證了"小家政撬動大民生"的發展邏輯。預計到2025年底,通過政策引導可新增農村就業崗位800萬個,帶動相關產業產值突破1.5萬億元。當標準化服務走進千家萬戶,當職業通道為鄉村青年打開上升空間,這場以家政為支點的改革實踐,正在書寫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的生動篇章。
(本文數據來源:商務部2024年度家政服務業發展報告、全國就業促進會專項統計)
更多家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家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