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5年7月17日,國內生豬市場呈現供需雙軌運行態勢。供應端產能釋放與需求端季節性疲軟形成對沖,疊加政策調控預期及養殖端策略調整,市場在震盪中尋找平衡點。當前生豬期貨主力合約(2509)價格區間收窄至13700-14400元/噸,反映多空博弈加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生豬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月初養殖企業通過縮量挺價策略推動豬價短暫回升,但淡季需求疲軟迅速壓制漲幅。截至7月15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報14.55元/公斤,較上周下跌0.31元/公斤;標肥價差收窄至-0.18元/公斤,顯示大豬存欄壓力邊際緩解。儘管養殖端壓欄惜售情緒短暫升溫,但終端消費低迷及二育補欄成本抬升後意願下降,出欄節奏逐步恢復,供需矛盾未根本化解。
行業數據顯示,2025年5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達4042萬頭,同比上升1.2%,環比微增0.1%。這一水平相當於正常保有量的103.6%,仍處於政策設定的合理區間上限。規模場產能擴張意願較強:截至6月底,樣本企業能繁母豬存欄509.82萬頭(環增0.29%),商品豬出欄量達1076.82萬頭(同比增23.6%)。生產周期推演顯示,2024年4月至11月的產能擴張將逐步兌現至2025年下半年,未來供應增量仍存預期。
屠宰企業開工率持續走低,截至7月15日降至25.24%,環比下滑0.07%;凍品庫容率維持17.46%,鮮銷市場冷清導致被動入庫壓力上升。高溫天氣疊加學校放假進一步削弱食堂採購需求,終端消費疲軟態勢未改。儘管仔豬補欄情緒回升(均價35.45元/公斤),但外購養殖利潤已逼近盈虧平衡線(0.17元/頭),反映下游成本傳導阻力增大。
期貨市場方面,2509合約貼水現貨修復進程放緩,當前估值區間受供需雙弱制約。短期看,供應端出欄均重降至123.5公斤(環比降0.02公斤),疊加政策調控預期可能抑制漲幅;而養殖利潤小幅回升至160.3元/頭(自繁模式)則為價格提供底部支撐。中期需關注9-10月消費旺季對需求的提振作用,若產能去化不及預期,反彈高度或受限於供應釋放節奏。建議投資者短期以區間操作為主,逢低布局季節性回暖機會。
總結
2025年生豬市場呈現典型的供需博弈特徵:供應端產能穩步兌現壓制價格上行空間,但養殖端抗價與補欄行為形成底部支撐;需求側高溫淡季效應顯著,消費疲軟短期內難以逆轉。期貨合約(2509)在13700-14400元/噸區間震盪的機率較高,中期可關注四季度消費回暖窗口期的反彈機會。投資策略需緊密跟蹤產能去化進度及政策動向,靈活應對市場波動風險。
更多生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