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呈現顯著復甦跡象,主要產品國內外銷量同步增長。根據最新統計,2025年上半年挖掘機、裝載機等核心設備銷售量同比增幅均超兩位數,頭部企業業績預告顯示利潤普遍提升15%-60%。行業分析認為,在基建投資加碼與出口韌性支撐下,工程機械市場正從周期性修復轉向結構性升級,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加速釋放長期價值。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今年1-6月,國內主要工程機械製造企業銷售數據全面向好。挖掘機總銷量達12.05萬台,同比增長16.8%,其中國內市場增速達22.9%;裝載機銷量突破6.48萬台,同比上升13.6%,出口量占比近四成;叉車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實現73.93萬台的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1.7%,內銷與出口分別增長9.8%和15.2%。行業分析師指出,設備更新周期啟動、新能源基建需求釋放及海外市場份額擴張是當前復甦的核心動力。
國內市場需求呈現多元化特徵,傳統基建托底作用顯著,交通水利領域持續貢獻穩定增量。同時,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加速落地,帶動礦山機械、高空作業平台等專用設備需求增長。政策層面,2025年兩會明確強化新型城鎮化建設,保障房與城市更新工程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值得注意的是,設備更新補貼政策推動老舊機械淘汰,預計未來三年將形成約15%的替代性市場需求。
海外市場延續穩健增長態勢,但區域表現分化明顯。上半年挖掘機出口同比增長10.2%,裝載機出口增速3.7%,叉車出口增幅達15.2%。行業數據顯示,東南亞、中東及非洲等新興經濟體成為增量主力,其基建投資規模年均增長率超6%,對高性價比設備需求旺盛。同時,歐美市場受地緣政治影響增速放緩,但中國品牌憑藉電動化產品優勢逐步突破高端市場份額。
頭部企業正通過技術升級鞏固競爭優勢:一方面加速推進綠色轉型,純電動挖掘機、氫燃料叉車等新產品陸續投放市場;另一方面強化智能化布局,遠程監控系統、自動駕駛設備滲透率快速提升。部分企業拓展業務邊界至農業機械和礦山裝備領域,形成多元化產品矩陣。行業預測顯示,未來三年工程機械出口額有望突破500億美元,全球市占率將從28%提升至35%,其中電動化產品占比預計超過40%。
綜合當前政策導向、基建投資規劃及國際貿易趨勢,行業專家判斷國內工程機械市場將在2025年下半年延續回暖態勢。預計全年挖掘機銷量將突破23萬台,裝載機銷售量超13萬台,叉車市場規模接近160萬台。中長期看,設備更新周期疊加新能源基建需求,有望推動行業在2027年前實現複合增長率8%-10%的穩定增長。海外市場方面,隨著"一帶一路"合作深化和RCEP區域貿易協定落地,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的全球化布局將進入加速階段。
當前工程機械市場正經歷從復甦到升級的關鍵轉折期,國內外雙輪驅動格局持續強化。在政策紅利、技術疊代與國際化拓展三重邏輯支撐下,行業不僅具備短期業績兌現能力,更蘊含長期價值成長空間。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具備技術創新優勢及海外渠道布局的企業,同時關注礦山機械、電動化設備等細分領域投資機遇。
更多工程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程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