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基於半年財報數據的深度解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25年上半年,國內工程機械市場需求逐步回暖,頭部企業的業績分化顯著。在固定資產投資復甦和國際化戰略推動下,三一重工、徐工機械等龍頭企業實現營收與利潤雙增長;而安徽合力因行業周期性波動出現淨利潤下滑。與此同時,國際巨頭卡特彼勒與小松受關稅壓力及成本上升影響,業績普遍承壓。本文通過梳理10家重點企業財報數據,揭示工程機械行業的復甦路徑、競爭格局及全球市場挑戰。
2025年上半年,國內工程機械企業整體呈現回暖趨勢。統計的10家企業中,9家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僅安徽合力微降4.6%。三一重工以37億元淨利潤(同比增48%)領跑全行業;徐工機械作為營收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上半年收入652.7億元),其淨利增速(+21%)略低於三一。中聯重科雖海外業務增長顯著,但二季度利潤環比下滑4%,成為頭部企業中的「例外」。
作為國企「排頭兵」,徐工機械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長16.6%,占比提升至46.6%。其土石方板塊內銷躍居行業第一,新能源裝載機銷量激增139.4%。然而,區域市場分化明顯:新興市場的高速增長(如非洲區增幅超179%)未能完全抵消國內需求波動的影響。徐工明確將「全球化」視為核心戰略,並計劃通過本地化生產進一步滲透東南亞與拉美市場。
作為叉車行業龍頭,安徽合力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4.6%,成為統計中唯一業績下滑的企業。其主營的工業車輛業務受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影響較大,反映出工程機械行業的強周期屬性仍未改變。儘管去年行業拐點已現,但企業仍需應對市場需求波動與庫存調整壓力。
對比國內企業的復甦態勢,卡特彼勒與小松等國際巨頭表現疲軟。2025年上半年,卡特彼勒銷售額同比下降5%,營業利潤降幅達22%;小松淨利同比下滑16.9%,主要受日元升值及成本上升拖累。兩家公司均將關稅壓力列為關鍵風險:卡特彼勒預計全年新增關稅影響超107億元人民幣,凸顯全球供應鏈重構對工程機械跨國企業的衝擊。
2025年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雖現回暖跡象,但復甦仍依賴基建投資與出口拉動。頭部企業通過技術升級(如新能源裝載機)和海外市場擴張鞏固優勢,而國際巨頭面臨成本上升與區域需求分化挑戰。未來,行業競爭將更聚焦於「技術研發+全球化布局」,同時需警惕經濟周期波動帶來的盈利壓力。
2025年上半年的財報數據揭示了工程機械行業的雙重特徵:國內市場復甦驅動頭部企業業績增長,而國際化戰略成為破局關鍵;國際巨頭則因成本與地緣因素麵臨嚴峻挑戰。隨著全球市場需求分化加劇,企業需在技術創新、區域深耕與風險管控間尋求平衡,以應對周期性波動與全球化競爭的長期考驗。
更多工程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程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