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供應鏈格局加速重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優化方面展現出強勁韌性。截至2024年底,國內主要工程機械企業產量同比增長12%,出口額突破837億美元,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推動力量。在此背景下,2025年中歐峰會釋放的政策信號及合作成果,為工程機械產業布局提供了新的戰略窗口。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當前國際形勢下,美國政策對歐洲產業發展的干擾加劇了區域間產業鏈競爭。中國通過優化稀土出口管制等措施,在保障供應鏈安全的同時,推動工程機械行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2024年數據顯示,國內挖掘機、起重機等核心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85%,同時海外新興市場訂單量同比增長19%。在歐洲加速推進能源轉型與基建升級的背景下,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憑藉技術優勢和成本控制能力,在全球產業布局中占據關鍵位置。
根據最新統計,今年前七個月我國對歐盟成員國的機械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27.3%,其中工程機械占比超過41%。車輛製造和重型設備領域表現尤為突出,包括裝載機、推土機等產品的歐洲市場滲透率顯著提升。這一趨勢與中歐峰會達成的共識直接相關——雙方在氣候變化議題上的合作,推動了綠色能源裝備、智能施工機械的需求增長。例如,中國企業在風電塔筒、光伏支架領域的技術輸出,已獲得歐盟多國政府訂單。
面對地緣政治風險,歐盟近期宣布將投入超5000億歐元實施「工業復興計劃」,重點支持新能源、智能工廠和關鍵材料供應鏈建設。這一政策導向為中企提供了重要機遇:一方面,歐洲對電動挖掘機、氫燃料叉車等環保設備的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其本土製造商在高端零部件領域的產能缺口,為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企業創造了技術合作空間。數據顯示,2025年1-6月,中國與歐盟成員國簽署的能源設備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4%,涵蓋礦山機械、港口起重裝備等多個細分領域。
2025年的中歐峰會成果表明,工程機械產業已成為雙方深化經貿合作的核心紐帶。通過優化供應鏈布局、強化技術輸出和參與歐洲戰略項目,中國企業正逐步占據全球高端製造的制高點。未來,隨著綠色轉型與數位化升級成為行業主旋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有望在海外市場實現更高質量的增長,並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產業鏈中的領導地位。
更多工程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程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