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上半年,中國民航業在運輸規模、安全保障和效率提升等方面交出亮眼成績單,國際航線網絡加速拓展,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實現突破性增長。在此背景下,全國民航年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明確下半年九項重點任務,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本文結合最新數據,系統分析當前民航業的發展態勢及未來方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民航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國民航運輸航空嚴重徵候和一般徵候萬時率同比分別下降68.4%和21.2%,安全態勢總體平穩。會議強調「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要求通過技術升級、流程優化及跨部門協作,持續夯實行業安全基礎。未來,民航領域將更注重智能化監測與應急響應體系的構建,以應對複雜運行環境帶來的挑戰。
上半年國際客運航線淨增123條,國際旅客運輸量同比增長28.5%,貨運方面國內和國際貨郵量分別增長8.9%和23.4%,新增國際貨運通航點16個。會議提出「優化航線網絡布局」,要求民航業主動服務擴大內需與對外開放戰略。預計下半年將加速推進樞紐機場群建設,強化「一帶一路」沿線及新興市場航空互聯互通,同時通過數位化手段提升航班時刻資源利用率。
針對行業「內卷式」競爭問題,會議明確要求「加快構建民航領域統一大市場」,整治低價傾銷、虛假宣傳等行為,推動企業從價格戰轉向服務質量和技術創新的競爭。數據顯示,上半年飛機日利用率提升至9小時,正班客座率和載運率分別達84.2%和72.6%,顯示資源利用效率顯著優化。未來行業將通過政策引導與市場化手段,促進差異化發展和服務標準升級。
上半年傳統通用航空飛行57萬小時,實名登記無人機總數超272.6萬架,累計飛行時長同比增長149%。會議提出「夯實低空安全管控基礎」,要求建立覆蓋空域管理、設備認證和人員培訓的全鏈條監管體系,同時推動通用航空與旅遊、物流等產業深度融合。預計到年底,低空經濟將成為民航業新增長極,帶動無人機配送、飛行培訓等領域規模化發展。
作為「十四五」收官之年,2025年下半年將重點完成相關規劃收尾工作,並啟動「十五五」規劃編制,聚焦綠色航空、智慧機場和國產裝備研發等核心領域。「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要求打破體制機制壁壘,加速推進空域管理改革試點與航油供給側結構性調整。會議同時強調科教人才一體化建設,力爭通過技術攻關實現民航關鍵設備和技術的自主可控。
邁向更高水平的民航現代化
2025年上半年的數據表明,中國民航在安全、效率和規模上均取得顯著進展,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下半年九項重點任務的部署,既回應了行業現存痛點,也為未來五年發展指明方向。隨著政策紅利釋放與技術疊代加速,預計到本年底,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有望突破1600億噸公里,通用航空市場規模翻番,推動中國從航空大國向航空強國穩步邁進。
(數據來源:2025年上半年民航業公開運行統計數據)
更多民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民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