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建築業加速向綠色化、工業化方向轉型。在深圳,政策驅動下的模塊化建築技術應用正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最新數據顯示,深圳市住房建設局於2026-2028年啟動的《推進模塊化建築發展行動方案》提出明確目標:至2028年末累計實施面積將突破300萬平方米,並構建全產業鏈協同發展體系。這一規劃不僅體現了行業技術革新趨勢,更折射出城市空間優化與可持續發展的深層需求。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建築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根據行動方案,深圳市將聚焦住宅、公共服務設施等領域推廣模塊化建造技術。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及宿舍等居住類項目將成為重點應用場景,並鼓勵通過"原拆原建"和微改造模式更新老舊小區。同時,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築也將納入試點範圍,持續拓展技術應用邊界。截至2025年7月,全市已落地模塊化建築超160萬平方米,為後續規模化推進奠定基礎。
方案提出結合各區產業優勢培育"研發-設計服務-生產"全鏈條集群。通過政策引導和企業孵化機制,重點支持掌握核心技術的優質企業發展,形成涵蓋技術研發、工程實施與市場拓展的協同生態。數據顯示,當前深圳市已培育出多家行業龍頭,未來將依託產業集群效應進一步提升建築工業化水平,預計到2028年全產業鏈規模顯著擴大。
為保障模塊化建築質量,方案明確要求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體系,並強化產品監管力度。在技術創新層面,鼓勵企業開展裝配式技術研發疊代,同步推進相關標準規範制定;人才建設方面,則通過產教融合將模塊化建造納入產業工人實訓體系,預計未來三年內培養專業技術人員超萬人。
深圳市通過"政策引導+標準支撐+產業培育"三位一體模式,已形成可複製推廣的實踐路徑。當前實施面積突破160萬㎡的數據表明,模塊化建築在縮短工期、降低能耗等方面優勢顯著。隨著2028年300萬㎡目標的推進,這種創新建造方式有望成為城市更新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技術支撐,推動建築業向高質量發展模式加速轉型。
從數據到規劃,深圳模塊化建築發展方案勾勒出清晰的技術革新路線圖。通過強化產業集群、完善標準體系、深化人才儲備等舉措,不僅能滿足城市住房保障與公共設施升級需求,更將為全國建築行業轉型升級提供重要經驗參考。隨著政策落地見效,預計未來三年內,模塊化建造技術將在更多領域實現突破性應用,持續釋放綠色低碳的產業價值。
更多建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建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