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於今日(2025年7月30日)發布倡議書,呼籲全行業摒棄惡性競爭行為,推動基於品質、服務和技術的競爭模式轉型。這一舉措標誌著國內金屬材料市場正加速向規範化、高質量方向邁進。在宏觀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如何平衡競爭與合作、把握投資方向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課題。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金屬材料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當前金屬材料流通領域存在惡性傾銷、商業詆毀等亂象,部分企業通過低於成本價銷售搶占市場,導致行業利潤空間持續壓縮。協會倡議明確要求嚴格遵守《反不正當競爭法》,禁止竊取商業秘密、惡意壓價等行為,強調以產品品質和服務價值為核心競爭力。數據顯示,2023年因非理性搶單引發的貿易糾紛同比增長15%,凸顯了市場秩序整頓的緊迫性。
倡議書提出,在物流、倉儲及加工環節探索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是行業降本增效的核心路徑。例如,通過共享倉儲設施或聯合優化運輸網絡,可減少重複投資並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據測算,若全行業實現跨企業協作,預計每年可節約社會總成本超200億元。這種合作模式將推動金屬材料供應鏈向集約化、智能化方向轉型。
協會強調,盲目跟風擴產或非理性搶單將加劇產能過剩和市場波動風險。投資者應重點關注技術創新領域,如綠色生產技術、智能倉儲系統等,這些將成為未來行業競爭的制勝點。同時,企業需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避免陷入「零和博弈」陷阱。從數據看,2024年研發投入超營收3%的企業利潤率較行業均值高出8個百分點,印證了技術驅動型增長的有效性。
在2025年金屬材料市場競爭與投資分析框架下,合規經營、合作創新和技術升級是破局的關鍵。協會倡議的落地將有效遏制惡性競爭,推動市場向價值創造導向轉型。企業需主動擁抱行業規範,在供應鏈協同和技術創新中尋找新增長點,最終實現從「內卷」到共贏的結構性轉變。這一路徑不僅關乎短期生存,更關係到中國金屬材料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長期競爭力提升。
更多金屬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金屬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