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二十年之際,浙江省以創新實踐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綠色能源答卷。截至2024年底,全省風光裝機容量突破5000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歷史性超過50%,標誌著浙江從傳統「能源小省」向「綠能強省」的跨越式轉型取得關鍵性成果。通過技術創新與政策協同,電力系統在保障超1.3億千瓦負荷的同時,實現全域供電可靠率99.9888%的高水平運行,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力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面對能源對外依存度高與生態環境約束趨緊的挑戰,浙江省通過政策引導和技術突破加速能源轉型。2024年,全省清潔能源發電量達2136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超過1.1億噸;綠電交易規模達到113億千瓦時,綠證交易超6188萬張。重點企業依託「集中式+分布式」開發模式,在灘涂、屋頂等場景規模化布局光伏項目,並推進深遠海風電與陸上風電協同發展,形成「海上風電+儲能+制氫」的綜合能源體系。同時,通過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優化電網調峰能力,提升新能源消納效率。
在電網基礎設施領域,浙江率先建成「兩交三直」特高壓骨幹網架,實現跨區域清潔能源高效輸送。配網標準化建設持續推進,配電自動化標準覆蓋率達51.02%,故障隔離自愈時間縮短至毫秒級,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併網提供技術支撐。政策層面,通過建立「電-能-碳」協同評估機制與全國首創的「工業碳效碼」,推動企業加速低碳轉型,並以「碳達人」行動引導公眾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浙江省將電網轉型深度融入區域可持續發展,通過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解決能源結構調整中的關鍵技術瓶頸。在綠電應用場景中,創新開發「綠電方舟」「候鳥生命線」等公益項目,實現電力與生態保護的和諧共生。2024年,外來清潔電力占全省用電量超20%,其中清潔能源占比突破50%。未來將深化綠電交易與碳市場的機制銜接,推動區域經濟增長與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作為陸域資源小省,浙江通過土地集約化開發破解空間約束,在鹽鹼地、漁光互補等特殊場景拓展光伏應用。沿海風電項目結合儲能與制氫技術,形成「風光儲氫」一體化產業鏈。同時,依託數位化平台精準調控電力資源配置,2024年新能源利用率提升至98%以上,為全國能源轉型提供了「浙江方案」。
結語
更多電力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力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