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七夕消費熱潮提前進入「黃金周」,禮品市場的多元化需求持續釋放。數據顯示,2025年以珠寶首飾、美妝護膚為代表的禮贈商品迎來爆發式增長,其中珠寶品類憑藉其情感表達的不可替代性,在即時零售平台中表現尤為突出。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市場動態與消費行為變化,揭示珠寶行業在品質化、個性化趨勢下的發展新方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珠寶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2025年七夕期間,珠寶首飾成為消費者表達情感的重要載體。美團閃購數據顯示,珍珠類首飾銷量同比翻倍增長,黃金飾品的訂單量更是暴漲超10倍,遠超其他品類增速。這一現象反映出消費者對「輕奢型」珠寶的需求持續攀升——既追求品質與儀式感,又注重即時獲取的便捷性。相較於傳統節日消費,今年七夕禮贈市場呈現「早爆發、多品類」的特點,珠寶與其他熱門商品(如智能手錶、永生花)共同構建了多元化的禮品生態。
從具體數據看,2025年珠寶市場的結構性變化顯著。珍珠類首飾憑藉其經典優雅的屬性,在美團閃購平台銷量同比增長超100%,成為年輕消費者表達愛意的首選;而黃金飾品則通過輕量化設計(如迷你金吊墜、生肖主題小件)打破傳統認知,訂單量激增10倍以上。這一趨勢表明,珠寶消費正從「大額投資」向「高頻情感消費」轉型——消費者更傾向於通過小件高性價比的珠寶傳遞心意,同時滿足佩戴場景多元化的需求。
在七夕傳統鮮花禮贈基礎上,珠寶行業加速融合文化符號創新。美團閃購數據顯示,新中式風格珠寶(如非遺工藝金飾)、IP聯名款首飾的搜索量同比激增。例如,結合熱門動漫角色設計的吊墜與手鍊,在年輕群體中引發搶購熱潮;而永生花與定製銘牌結合的「可留存」珠寶禮盒,則滿足了消費者對情感紀念品的長期需求。這種趨勢印證了珠寶市場的核心邏輯:通過文化賦能和場景化設計,提升產品的情感附加值。
2025年七夕期間,美團閃購等平台數據顯示,珠寶類商品的「即需即得」訂單占比顯著提高。消費者不再局限於線下門店選購,而是通過線上渠道快速獲取心儀禮物——黃金首飾的30分鐘達服務使用率同比上漲78%,珍珠飾品次日達訂單量增長45%。這標誌著珠寶行業與即時零售的深度融合,未來「線上種草+閃電履約」的消費模式將成為品牌競爭的關鍵戰場。
2025年珠寶市場的三大核心趨勢
1. 輕量化、情感化需求主導:消費者更傾向選擇高性價比且兼具時尚屬性的小件珠寶;
2. 文化融合與個性化設計加速:IP聯名、非遺元素成為差異化競爭的核心;
3. 即時零售重塑消費鏈路:快速配送能力決定品牌市場滲透效率。
2025年的七夕消費熱潮,不僅印證了珠寶作為情感經濟核心載體的地位,更揭示出行業向品質化、場景化與數位化轉型的必然路徑。未來,兼具文化底蘊與創新精神的品牌將占據更大市場份額,而即時零售基礎設施的完善,則將持續推動珠寶消費場景的邊界拓展。
更多珠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珠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