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2025年上半年的激烈競爭中,新茶飲行業呈現出顯著的分化態勢。外賣平台補貼推動了消費流量爆發式增長,而品牌間的競爭焦點已從規模擴張轉向供應鏈效率與原料管理能力。數據顯示,頭部企業憑藉對原料成本控制、產地直采及政策紅利的應用,實現了營收與利潤雙增;部分品牌則因供應鏈短板導致盈利承壓。這一格局的形成,既反映了市場環境的複雜性,也揭示了原料戰略在行業競爭中的核心地位。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原料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底,蜜雪集團以148.75億元營收穩居行業首位,同比增長39.3%,淨利潤達27.2億元。其全球門店數量激增至53,014家,國內三線及以下城市占比突破57.6%。通過"原料直采+自建工廠+智能物流"模式,蜜雪集團將核心原料採購成本控制在行業低位,60%的茶、奶、果等關鍵原料實現自主生產,年產能達165萬噸,顯著增強了抗風險能力。
古茗則以41.2%的營收增速緊隨其後,上半年收入56.63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121.5%,門店數量突破1.1萬家。其供應鏈優勢在於85%原料來自雲南、廣西等核心產區直采,通過產地鎖定價格波動風險,並藉助政策支持擴大產能布局。
在原料採購策略上,蜜雪集團依託全球供應鏈網絡,直接從巴西、哥倫比亞等地進口咖啡豆,在海南儲備2萬噸原料以應對市場波動。古茗則通過產地直采模式覆蓋核心產區,將單位加工成本降低15%-20%。政策層面,多地政府對農產品冷鏈物流補貼及稅收優惠進一步強化了頭部企業的資源獲取能力。
茶百道與滬上阿姨的穩健增長(營收分別同比增長4%和9.7%)也得益於供應鏈優化:前者通過海外原料基地布局分散風險,後者在三線城市門店中51.1%實現本地化原料供應。反觀奈雪的茶,因過度依賴高價進口原料且未能及時調整採購策略,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4.4%,淨虧損持續擴大。
新茶飲品牌正通過產品多元化拓展消費場景。蜜雪集團旗下"幸運咖"品牌利用集團咖啡豆儲備優勢,在8000家門店上線16款新品,帶動單店日均杯量增長至439杯;古茗則通過52款新品疊代,將單店GMV提升至137萬元/年。這些創新不僅依賴原料品類的豐富性(如熱帶水果、特色茶種),更需穩定的供應保障——例如蜜雪集團自建檸檬種植園確保果類原料全年穩定輸出。
政策對農業現代化的支持進一步推動了原料產業整合。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直接利好新茶飲企業建立從產地到門店的"鮮度閉環"。數據顯示,採用全程冷鏈運輸的企業產品損耗率較行業平均降低30%以上。
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布局中,頭部品牌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策略差異。蜜雪集團通過低價原料和標準化生產快速滲透,門店半年淨增6,697家;古茗則聚焦供應鏈本地化,在80%新店落地的二線以下市場中建立區域性倉儲中心,實現當日達配送效率。
相比之下,霸王茶姬因未能有效適配下沉市場的原料需求(如高性價比果茶原料供應不足),儘管營收增長21.6%,但淨利潤卻同比下滑38.34%。這凸顯了區域擴張中原料本地化與成本控制的平衡難題。
原料戰略決定行業未來格局
2025年上半年的競爭表明,新茶飲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已從"速度規模"轉向"質量沉澱"。供應鏈效率、原料成本管控能力及政策環境適配度成為企業持續增長的關鍵指標。頭部品牌通過建立垂直整合的原料體系和靈活的區域策略,在外賣補貼紅利消退後仍能保持盈利韌性;而未能構建穩定原料網絡的企業則面臨市場份額收縮風險。未來,隨著農產品供給端現代化進程加速,供應鏈管理能力將成為決定行業洗牌走向的核心變量。
更多原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原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