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協會呼籲籌建中國OLED產業聯盟

行業協會呼籲籌建中國OLED產業聯盟

2009-01-01 08:51: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慧聰燈飾網]繼日本去年制定40英寸以上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聯合攻關計劃之後,中國也在醞釀籌建OLED的產業聯盟,不甘心在下一代新型顯示產業中再次步人後塵。

    今年,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把第一次研討會聚焦於OLED。借鑑日本產業聯盟做法,「2009 OLED 技術與應用創新研討會」2月25日日在北京召開。

    中國目前正在上馬六代以上液晶(LCD)面板線,長虹投資的國內第一條等離子(PDP)屏生產線下月也將量產。可是,無論液晶還是等離子,中國均已落於人後。中國唯一有希望追趕的新型顯示技術就在於「明日之星」OLED。

    據DisplaySearch調研,2008年OLED在超大尺寸顯示產品的營收中占不到1%的比重,預計2015年這個比例將提升到5%。儘管OLED的比重很小,但其年增長率可達40%,而全部超大尺寸顯示產品的年增長率才3%。OLED輕、薄、柔軟等特性更優於LCD

    長虹集團副總裁、四川虹視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巫英堅向記者指出:「OLED還有機會,離2015年還有6年,但到時才進入就晚了,而產業現在介入有風險,所以最適合在政府引導下,組成產業聯盟來推進。」

    清華大學化學系有機光電子與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邱勇呼籲,中國應該借鑑日本的做法。2008年7月,日本制定了40英寸以上OLED聯合攻關計劃,索尼、東芝、松下、夏普、住友化學、出光興產、長州產業等大企業均被招至麾下,希望開發出40英寸以上OLED的量產技術。

    事實上,中國已經有所布局,但是OLED產業鏈並不完善。上游做材料的人抱怨沒有銷路,下游做彩電的人也抱怨缺屏。

    2005年,北京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和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被國家發改委確立為兩個OLED的產業基地,前者做顯示器件,後者做材料。

    不過,2月25日吉林奧來德副總經理王英卻大吐苦水:「我們2007年項目建成,2008年投產,卻沒有銷路,去年出口了20多公斤,國內也只是在試用。」

    北京維信諾高級顧問萬博泉馬上回應說,美國、日本公司壟斷OLED材料,不但價格昂貴而且還不願賣,所以希望國內的廠家能提供高質量、物美價廉的材料,建議奧來德加大研發力度。

    「國家科技部也想把上下游的企業組織起來。」萬博泉提議說,此事需政府牽頭,由企業與政府一起推動,「我們希望OLED在研發上形成技術聯盟。」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孫新果呼應說,OLED已經走到產業化的階段,該協會也在考慮建立產業聯盟的事宜,而且希望聯合中國大陸與台灣兩岸的資源,形成更廣泛的聯盟。

    首次來大陸考察的台灣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OLED技術處處長林裕新向本報透露,友達2006年曾一度停止了OLED項目,但是由於最近一兩年OLED在良品率等方面實現了技術突破,因此2008年9月友達重返OLED陣營。

    大陸企業在OLED領域也躍躍欲試。巫英堅向本報透露,虹視在韓國的研發團隊已經開發出AMOLED的樣品。彩虹在廣東佛山的OLED工廠今年年底也將試產,計劃明年小規模量產。

更多OLED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OLED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