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隨著新型纖維的不斷出現,纖維品種的不斷豐富,促成了紡織品的組成結構不斷向前發展,使多種纖維的交織、混紡的選擇性加大,複合紡織品也愈來愈多,家紡行業在面料的選擇上有了更大的空間;同時,家紡行業在去年提出「低碳、綠色、環保」概念,使行業在面料的選擇上有更高的要求;加上上游印染企業新技術的突破,使多種面料印染得以實現;新機械的使用,使特寬幅高檔面料的印染成為可能。這些都使家紡行業在今年在面料的選擇上更加豐富多彩。
近年來,中國家紡行業年產值6540億元,年均增長20%,是國內高增長行業之一。據中國家紡行業協會調查,我國人均紡織品消費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7%。由於家紡行業與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關係密切,隨著各地住房條件的改善,未來家居裝修消費將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
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和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求家紡行業做出新變化,不斷開發新產品,培育新的增長點。工信部近期將聯合相關部委及行業協會開展品牌評價工作,引導企業創建優勢品牌。「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積極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使企業成為研發投入、標準制定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
當前,保障性住房加快建設將為家紡產品提供廣闊市場,而通過以文化為內涵的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將加快我國紡織和服裝行業實現從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的跨越。
工信部消費品司官員當日在泰豐家紡2011年財富高峰論壇上表示,我國家紡行業經過十年發展,在紡織行業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地位。未來五年,作為國家重要民生產業的紡織工業將迎來大有作為的戰略期。從外部發展環境上來看,國際經濟持續增長將有利於我國紡織品出口,同時國內堅持擴大消費戰略將為紡織工業發展提供廣闊發展空間。尤其是在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後,居民消費進入加速消費階段,這為家紡行業帶來重要發展機遇。
據介紹,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消費總額僅占世界的5.4%。紡織工業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在國際金融危機中充分顯現,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仍是瓶頸,產業價值鏈不完善是紡織工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抓住提高價值鏈水平這個牛鼻子,從過去量的擴張轉變到質的提升上來,使我國成為世界消費大國。
家紡行業的每一個從業者都知道家紡是一個市場空間巨大,其市場容量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的行業;也深知家紡行業是一個穩健發展的行業,產品沒有過時之分,但它需要我們踏實地去耕耘和培育。同時家紡產品使用更換的頻次較少,一床床品基本上能使用3年或更久。這就直接造成家紡行業在終端運營上,積客能力不強,產品有明顯的淡旺季之分,依靠活動來聚攏人氣。在這種情況下,各大品牌除在產品的寬度上進行了有效的順延,如早期的巾類、高檔睡衣的出現,但這並不能完全克服目前市場狀況。
更多家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家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