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紡織服裝,中俄貿易發展穩定

紡織服裝,中俄貿易發展穩定

2011-01-01 09:33: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火車站台上的快速貿易

  上世紀90年代初,價格低廉的中國服裝、鞋類、日用品等在俄羅斯遍地開花,林芳和他的丈夫作為第一批奔赴俄羅斯的「國際倒爺」在火車上開始了他們的貿易之旅。「那時從北京坐火車到莫斯科全程需要7天7夜,許多中國人就利用火車的停站時間賣貨。」談起在俄羅斯淘得的第一桶金,林芳對那番場景仍記憶猶新。「火車駛入俄羅斯境內的第一站,我們就開始賣貨,把各種款式的服裝掛在車窗上,一人拿貨,一人收錢。經過七八站之後,我們也就基本把貨賣完了。」到了莫斯科之後,林芳將一麻袋的盧比換成美元,再坐火車一路返回北京。「雖然一次能掙到兩萬多美金,但這樣做買賣也十分辛苦,有半個多月的時間都要在火車上度過。」

  回憶起這段經歷,許多俄羅斯的華商都深有感觸。有著十幾年對俄出口經驗的趙先生表示,由於列車對乘客攜帶行李限重,為了一趟能多賺些錢,人人都絞盡腦汁儘量多帶貨上車。「我的一個朋友為了多帶幾件貨,自己身上套了5件羽絨服,他一米六的個頭從背影看上去就像個氣球,還經常被狹窄的安檢口卡住。」

  小小的車廂內濃縮了赴俄淘金人的眾生百態,在火車上做生意也成為每個華商都經歷過的必修課。之後的幾年,隨著俄羅斯運輸系統不斷加強監管力度,這種貿易渠道也逐漸銷聲匿跡。更多的華商選擇前往一線戰場,開始了他們的「貨櫃」生涯。

   貨櫃市場關閉推動「白色清關」

     在貨櫃市場的鼎盛時期,華商們的商品絕大多數通過「灰色清關」這一非法渠道進入俄羅斯,這一渠道雖是執法部門默許的,但由於沒有經過合法的手續,得不到有關部門的正規報關單,所以俄政府一旦查抄或檢查商品,華商必吃「啞巴虧」。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貨被拉走,華商們在俄淘金之路隨時會面臨貨物被查抄的夢靨。

  位於莫斯科的切爾基佐沃貨櫃大市場曾是俄羅斯紡織品服裝的重要集散地。貨櫃市場是因每個店鋪都用貨櫃搭建而得名。儘管一批華商終於在俄有了落腳之地,但是每周接二連三的貨物查抄卻使得商家的買賣難以為繼。

      2009年6月,俄羅斯政府掀起打擊「灰色清關」的新一輪戰役,貨櫃大市場被無限期臨時關閉,在俄華商承受了巨大損失。據統計,在此次關閉市場事件中,遭受損失的企業約5萬家,直接經濟損失400多億元人民幣。「我的一些朋友在俄貨物被扣押、在國內又背負著債務。由於沒有退路,他們甚至動了輕生的念頭。」趙先生說。

  從火車站台賣貨到貨櫃市場的「灰色清關」,這些背離正規渠道的貿易方式註定了被市場遺棄的結局。在飽嘗了「灰色清關」的艱辛後,越來越多的對俄出口企業意識到採取正規渠道通關的重要性。現而今,大多數業內人士都逐漸認同「白色清關」的渠道。雅寶路市場內一家運輸代理公司的工作人員說:「以前的『白色清關』效率很低,有時候甚至要等半年,而中國出口俄羅斯的服裝產品季節性又很強,經常導致清關後的貨物已經過季,影響銷售。現在俄羅斯也在改革,『白色清關』的速度和價格已經和當時的『灰色清關』相差無已。有了正規的貿易渠道,費用又相對合理,『灰色清關』自然逐漸淡出。」

  當務之急是開闢新渠道

    某國際運輸代理公司駐莫斯科的業務代表楊先生介紹,莫斯科現在還沒有一個市場像貨櫃市場規模那麼大,費用那麼低。在貨櫃市場被查封後,大量的中國商人湧入溜布林諾市場和薩達沃德市場。「原來這兩個市場主要買賣些花鳥魚蟲。現在,市場內的服裝及鞋類銷售商占絕大多數。」楊先生說,因為攤位供不應求,所以這些市場的租金也水漲船高,漲價幅度甚至能達到十幾倍。

  貨櫃市場的閉門風波已成往事,「灰色清關」的風潮也漸行漸遠。對於俄羅斯目前的商貿現狀,業內紛紛表示,清關已不是問題,市場渠道才是大問題。「雖然我們的夾克、棉襖、休閒褲等服裝產品很有競爭優勢,但是以何種方式進入俄羅斯市場的主流渠道,仍是值得探討的。」

  面對批發市場的激烈競爭,華商們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打開貿易通路。半成品出口是這兩年被關注比較多的一種做法。「半成品出口就是在俄羅斯設立加工廠或與其合作,將中國生產的製鞋半成品或服裝面料運往俄羅斯做最後加工,並貼上俄羅斯製造的標籤銷售,使中國製造的商品合法化,規避『灰色清關』。」楊先生表示,目前,半成品出口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通關費用。一些華商從國內進口易加工的夏裝面料,通過在莫斯科當地的工廠進行生產,也有部分人選擇自己建廠,但莫斯科有太多理不清的當地關係,需要打點各種關係的費用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支出成本。

  在俄的華商們開拓出半加工的貿易渠道時,北京雅寶路的對俄貿易商戶們也開始了他們的線上生意。去年年初,雅寶路人自己的網站yabao365正式推出。據了解,這個專為俄羅斯、東歐俄語系國家和地區的服裝、鞋類經銷商服務的網站每天約有1200位來自俄語區的採購商在線上進行產品信息查詢、留言、諮詢、下單交易,交易商品包括鞋帽、服裝、家居用品等多個種類。打開網站後,會看到商家們新店面的照片、特色產品的圖片以及概念服飾等豐富的資訊。天雅的一家商戶認為,這種線上銷售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把你不知道的採購商給挖出來,他可能採購量不大,但卻可以成為你未來的長期客戶。實際上,商家們對線上銷售還有更多期待:「我們通過網上的宣傳推廣,讓更多的俄羅斯人認識我們的產品,為我們今後在莫斯科、滿洲里口岸等地設立專營店打下基礎。」

      對於擁有1億多人口,且輕工業並不發達的俄羅斯市場來說,中國的紡織品服裝具有絕對性優勢。從火車站台上的吆喝買賣到貨櫃市場上的批發生意,以價格取勝的「中國製造」紡織品服裝是我國對俄貿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經歷了如履薄冰般的「灰色清關」後,如今,中俄紡織品服裝貿易渠道正朝著更為正規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更多紡織服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紡織服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