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到,「十二五」末,縫紉行業創新能力將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基本具備與國際知名企業在同一平台競爭的實力,產業結構與贏利水平具備支撐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能力,行業實現向全球縫紉機械強國邁出關鍵第一步的目標。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縫紉機行業發展挑戰與機遇並存。一方面是在國際經濟增長的不確定和不穩定性及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持續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國內縫紉機械生存壓力將會進一步的加大;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紡織服裝等相關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及傳統銷售旺季的到來,縫紉機械發展機遇頗多。
隨著全球各國經濟刺激政策效應的減弱,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我國製造業在回升回暖的態勢下,也受到了新舊各種因素的制約影響。我國縫紉機械在經過十二五開局之年會有什麼樣的運行狀況,未來,行業發展狀況如何?
2011年上半年縫紉機械行業持續增長,機構調整加快。行業規模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工業總產值累計完成量比2010年增長了23.59%;工業銷售產值比2010年增長了26.55%。2011年上半年,全國各產區呈現產銷持續增長的趨勢,零、部件企業效益同比有所好轉。
當前國內縫紉機械行業有四個運行特點。
一是:行業供需關係逐漸平衡,產銷增速有所放緩。
二是:由於,我國縫紉機械在內銷方面,連續紅火一年多的縫紉機銷售,將金融危機期間積累下的市場需求消化殆盡,縫紉機械市場結構將有所變化,呈現內銷趨冷,外銷趨熱的狀態。
三是:隨著服裝等下游產業的升級步伐的加快,高效、節能、特殊功能類的機電一體化縫紉設備去就量將會大幅提升。行業產品結構調整進程加快,整體效益明顯增長。
四是:縫紉機械企業的供給能力明顯增強,行業零部件供不應求局面得到緩解,縫紉機械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更多縫紉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縫紉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