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當前中國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用工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只是影響印刷企業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外部因素,「質量、效率、成本、增值」才是印刷企業生存與發展之根本。印刷企業只有按照國際標準,採用數字新技術來不斷優化數據、完善細節,從數據流、控制流、管理流和增值流四個層面來實施變革,才能夠降低和消除這些不利因素,保持發展的競爭力。
具體來講,印刷企業在數據流層面上必須主動圍繞「現代印刷產品鏈」,引進與構建先進數字技術裝備和流程,面向「內容表達數位化、表達形式彩色化、產品結構個性化」的數據流特徵,分析產品圖文數據的構成及其設備工作基準,優化圖文采編排處理中的方法,實現頁面內容表達數據、各種工藝與管理控制數據的傳遞與變換暢通,減少各種作業冗餘。
在控制流層面上,必須積極構建基於CTP的全數位化生產流程、CIP3/CIP4印刷控制系統,面向「印製管理精細化、生產作業標準化、產品生產一體化」控制流特徵,重點研究新工藝與新材料應用的關鍵以及質量控制要點及其生產進程瓶頸所在,在印刷規劃中預測印後、印刷與印前需要補償的數據,建立各個品質控制要素和工藝控制點的控制參數,實現設備基準穩定、數據傳遞正確、控制簡單易行。
在管理流層面上,企業必須構建好數位化色彩管理平台、數位化生產平台以及ERP生產管理平台,面向「生產組織集成化、質量標準規範化、過程控制數位化」特徵,重點研究基於產品組成的各個生產要素、控制要素、管理要素和市場要素的相互關係和整合方法,實現質量保證、效率優化與成本降低,消除印刷產品生產中的時間冗餘、成本冗餘和人員冗餘。
在增值流層面上,必須創新觀念,創新內容應用方式,面向「數字內容資源化、傳播方式跨媒體化、產品表達多元化」的特徵,將印刷產品表達的內容作為一種可持續應用的資源,對內容資源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開發利用,形成各種傳媒形式與優勢內容資源緊密結合,並融合電子媒體與網絡媒體形成新媒體表達的現代內容產業,通過內容的數位化來實現內容的跨媒體傳播與應用,為用戶提供滿足各自不同需求和形式的多元化產品。
近年來,中國經濟開始步入轉變發展方式的新時代。轉變發展方式不僅是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和內在要求,也是印刷工業面對中國經濟通貨膨脹持續、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用工成本增加等多重不利因素,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來形成並完善有利於科學發展機制的良好契機。筆者認為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印刷工業的發展對策可聚焦以下方面。
緊追潮流提升印刷企業競爭力
在中國經濟發展方式正在從量變向質變轉型的過程中,「印刷數位化」是21世紀現代印刷工業競爭力水平的標誌,是推動印刷企業及其產品生產從以「印刷質量」為中心向以「優質前提下的工作效率提升」為中心的轉變,產品服務從功能實現向增值服務轉變,管理從過程控制向數字資產轉變,以實現「質量決定生存、效率決定發展、管理決定規模、增值決定效益」的印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法。
更多印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印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