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還有人居住在井底下!」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12月4日有市民反映,偶然發現有人在朝陽區麗都花園路井底下居住,擔心其生命安全。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將台派出所現已將居住於此的男子就近安排住宿。
現場探訪:暖字井蓋上蓋著紙板薄膜
「取車看到一個老太太把井蓋打開進入了下水道,慌忙跑上去想幫忙並且報警,走近一看,下水道里有燈光和孩子的笑聲,還有床被子,應該是睡著人……我問老太太需不需要幫助,老太太說不用,挺暖和的……」昨日該帖一經發表,便引來網友圍觀。
北京晨報記者按網友提供的線索,在麗都廣場南門西側的路邊草坪找到了這口井,井蓋上蓋著紙板、薄膜,並用石頭壓住,井蓋正中間寫著一個「暖」字。不遠處的鐵柵欄上,搭著一床藍色被子,還有一些襪子、泡沫紙等物品。「這下面住著一個老頭和一個老太太,這些東西就是他們晾的。」在附近打掃落葉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兩位老人近70歲,在此居住已有五六年,白天外出乞討,晚上回來居住。「聽說他們還有兩個兒子,前段時間有個兒子來過,在附近賣傘,後來就沒見到過,估計回老家了。」
井內有污水 漂浮鞋雨傘等
在張先生的幫助下,記者打開井蓋,發現井內有污水,漂浮著鞋、雨傘、方便麵桶等物品。「昨晚還在這裡住呢,今天怎麼井內滲出這麼多水?」記者進入井內,微光中看到這裡約有4平方米大小,濕漉漉的地面上鋪著一張白色泡沫紙。沿著井壁有數根銹跡斑斑的管道,管道上堆放著各種雜物,還有兩件外套。
附近一位停車收費員告訴記者,從今年開始,井內主要是老太太一人居住,「老頭不知去哪兒了。」「那她換洗衣服怎麼辦?」「將台西路那邊有一口水井,她就在那兒洗衣服,洗完後就晾在這鐵柵欄上。」在收費員的指引下,記者打開緊鄰馬路垃圾桶邊的井蓋,裡面存放著幾包衣物、一個綠色塑料盆、一隻小電筒,井邊一個塑膠袋內還裝有一小瓶潤膚露。「他們的東西主要就存放在這個井內,井內沒有燈光,只能靠手電筒照亮。」
鄰井一男子自稱住近20年
讓記者意外的是,離該井西側大約50米,還有一個紙板覆蓋、井蓋上寫著「熱」字的井。搬開井蓋,一股酸臭味撲面而來,記者剛打算入內一探究竟,被一位中年男士叫住。原來,他就是這口井的「主人」王先生。他稱自己今年53歲,家在懷柔農村,在井下已居住近20年,家裡共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正上高中,兒子上初中。
「三個孩子上學得花不少錢,家裡沒有其他生活來源,妻子負責在家看孩子,我出來打打工,房租太貴,至少一個月也得300元,我在這裡已經住了近20年。」記者注意到,王先生穿著一雙塑料筒靴,上衣口袋揣著幾塊抹布。「我這把年紀,就是每天在將台西路附近洗車,空閒的時間就撿廢品賣。雖然回家只需要3個小時左右,但已經很久沒回家了,沒掙上錢。」他尷尬地笑了笑。
據王先生介紹,他所居住的井內夏天會滲水,只得另尋地方居住。「冬天外面睡著太冷,睡在井內暖和一點。今天老太太住的井內滲水了,她今晚回來得換地方住了。」說完,王先生鑽進井內。
警方救助
王先生被安置在臨時住所
接到報警後,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將台派出所民警到達將台路,並在記者的帶領下來到兩口井邊。此時老太太仍未出現,只有王先生一人在井內休息。了解情況後,民警把王先生暫時安排在附近一位停車收費員的住所居住。「我們會與其家屬聯繫,如需救助,會把他送往救助中心。」民警表示,將會繼續關注未歸老人的情況。
北京市熱力集團工作人員表示,經核實,該區域並無集團的管線,「不過在井內居住挺危險,裡面那麼多設備,倘若不小心觸碰,後果將不堪設想。」工作人員提醒道。
更多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