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鐵的快速發展,2014年春運中高鐵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價格高出綠皮車好幾倍的高鐵上,也出現了許多返鄉務工人員的身影。高鐵給農民工出行帶了什麼樣的變化?綠皮車等普速列車會否最終無人問津?農民工對春運出行還有哪些期盼?
坐動車的農民工多了
在蘇州北站,今年32歲的唐揚正在候車,手裡拿著G576從蘇州北到長沙南的高鐵車票,「以前都要從蘇州坐車到上海或者上海虹橋,再乘將近1個小時的地鐵到上海南站。從出門到長沙至少花18個小時。而現在就方便多了,出門到達長沙只花7個小時,整整縮短了11個小時。尤其在春運期間,能坐高鐵舒舒服服回家再好不過了!」
在蚌埠火車站售票20多年的孫銘莉告訴記者:「今年的返鄉農民工願意買軟臥、硬臥、動車、高鐵的都多了,有的還主動問有沒有高鐵票賣。有的農民工覺得,在外打工坐高鐵回家過年非常有面子。」
在上海、合肥、蚌埠等客流較大的火車站了解到,2013年12月28日,全國鐵路調整旅客列車運行圖,上海鐵路局開行客車615.5對,其中動車組列車(含高鐵、動車)占比60.8%。
要自己花錢我肯定不會買
「高鐵太貴了!高鐵票一張要200多元,普通車一張只要30多元,坐一趟高鐵都夠我來回好幾趟了!」今年44歲的張輝是上海工地上的水電工:「要自己花錢我肯定不會買,像我們回家或者到上海來也沒有什麼特別急的事情,也不急在那幾個小時,多花那麼多錢我感覺不值。」對於高鐵提速帶來的便捷,有的農民工表示,「我不缺時間,缺的是錢。」
「如果實在沒有普通車票了,我才會買高鐵票回家。」在上海打工快十年的郭獻明把高鐵票當做是「最後的選擇」,「我老婆想坐高鐵回家,我覺得如果能買到普通車票就坐普通車回家,如果實在沒有普通票了,為了回家那也只好坐高鐵了」。
報告大廳記者在L8572、K8360、G7235、上海、蚌埠、阜陽、合肥隨機採訪了數十位農民工,發現農民工對於高鐵的態度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大部分中青年農民工更願意坐高鐵回家或作為備選,而年齡偏大的農民工則認為高鐵太貴不會選擇。
「坐高鐵返鄉的務工人員穿著較為乾淨、體面,以往標誌性的『蛇皮袋』很多都改變為了『拖拉拽』的行李箱。」金寨站的副站長孫磊告訴記者。
高鐵時代更盼平價出行
「有了動車、高鐵之後,現在坐綠皮車的人要少太多了。」合肥客運段合深車隊黨總支書記章勝林說,「今年的數據顯示,加開的19組綠皮車全部都只開往寧波、上海、杭州、溫州等南方城市,寒冷的北方各線路已基本被空調普快所取代,非春運期間的綠皮車數量更是下降到四五組。」
談及對高鐵的感受,許多農民工都表示,願意將動車、高鐵作為返鄉的備選方式,在買不到普通列車票的時候還是能夠接受坐高鐵回家的。採訪中,農民工們一方面希望動車高鐵的增加不要讓平價出行的綠皮車消失,另一方面又希望綠皮車的環境、服務能夠跟上動車高鐵的發展。
「都知道動車、高鐵舒服,但是貴啊!」在合肥打工8年多的何成喚老家在蚌埠,他扳著指頭給記者算:從合肥到蚌埠僅需12.5元,到蚌埠後再直接坐中巴車回家,票價8元,「全趟下來二十元就成。一般空調普快一趟就要二十幾元,動車高鐵更貴,還是綠皮車划算。」
「不管高鐵怎麼發展,都希望綠皮車不要消失。」何成喚說,「不過當然也希望在別漲票價的前提下,車上環境能再好一點,再暖和一點,上車的人都能有座位。」
「我之前坐過一次動車回家,是老闆買的票。那車上環境比這種慢車要好多了,座位還寬敞,也沒這麼多人。」老家在宿州如安鎮的張仁仁在合肥做瓦工,坐過一次動車之後一直讓他「念念不忘」:「動車都有座位,沒綠皮車這麼擠。要是普通車也能像動車那麼寬敞、明亮、乾淨就好了。」
想了解更多鐵路行業資訊(報告)信息請閱讀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鐵路運輸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盈利預測報告》。
更多高鐵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高鐵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