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山5月26日晚間公告稱,根據目前市場情況和公司產品的供需狀況,決定於6月1日起上調部分產品的價格,提價幅度為5%至20%不等。在會稽山之前,古越龍山稱,受原輔材料、人工等上漲因素影響,產品成本不斷上升,同時根據目前市場情況,全資子公司女兒紅決定自5月起上調產品價格,提價幅度為5%至15%不等。
進入2016年以來,白酒企業紛紛對主打品種進行提價。瀘州老窖、口子酒、牛欄山等酒企均加入漲價行列。考慮到上市酒企2015年靚麗的業績,市場對白酒行業迎來復甦的預期逐漸增強。多位業內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經歷三年調整期後,名酒企紛紛漲價再次印證了行業的復甦態勢。此輪漲價是基於供需基本面的改善,量價齊升將使酒企的盈利水平加速提升。行業景氣度的提升,也使得業內的整合併購悄然加速。
2016年以來,龍頭白酒企業以更激進的態勢維護價格上漲。貴州茅台延後安排二三月份合同,限制發貨後目前市場普遍缺貨,終端售價已超去年春節;五糧液在2015年提價的基礎上,下調經銷商補貼,加大挺價力度;瀘州老窖則暫停國窖1573、窖齡和特曲供貨,控量保價;洋河股份直接提高海之藍、天之藍產品結算價和終端零售價。
2016年春季糖酒會期間,五糧液率先宣布漲價。自3月26日起,五糧液核心產品52度水晶瓶五糧液(俗稱「普五」)出廠價提高20元至679元/瓶;五糧液1618、低度系列等產品也將根據市場供需情況,適時出台調整措施。
這是自2015年8月首度提價以來,五糧液第二次提價。對於五糧液此次提價的舉措,雖然市場反響不一,但酒企爭相跟隨。洋河、紅花郎、古井貢酒等紛紛應聲漲價。
「五一」剛過,瀘州老窖超高端產品系列國窖1573中國品味就傳來提價的消息,而且一次性提價15%。此外,有消息稱,公司正在研究討論國窖1573經典裝提價15%。從經銷商反映的市場情況看,2016年春節期間,國窖1573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00%。
此後,漲價風潮開始從品牌酒企的核心單品向地方酒企蔓延。在5月26日會稽山宣布部分產品漲價之前,5月23日古越龍山宣布其拳頭產品「女兒紅」價格上調。
此前的5月10日,口子酒業發布一紙漲價通知:「口子6年出廠價和零售價每瓶各上調10元。」出廠價從128元/瓶上漲到138元/瓶,終端價從188元/瓶上漲到198元/瓶。口子6年是口子酒業的核心戰略單品,經銷商預估,銷售規模占據公司整體營收的40%以上。
從酒企2015年年報與2016年一季報預披露的財務數據看,一些酒企收到的預收帳款大幅增加。其中,2015年末茅台預收款達到83億元,五糧液預收款為20億元。由於白酒行業實行「先打款後發貨」政策,這體現了經銷商較為強烈的打款意願和對未來信心的提升。這些跡象也讓資本市場對白酒行業是否「復甦」或者「回暖」的討論更加熱鬧。
在山東溫和酒業總經理肖竹青看來,白酒面向普通消費者,屬於食品飲料行業,需求相對平穩,不會出現大的起伏和變動。對於如何判斷白酒行業是否復甦的標誌,業內人士認為,一是庫存降低,二是需求提升。去庫存解決的是存量;需求提升是指提升需求量,解決的是增量。只有存量少了,增量多了,行業才會真正回暖。
根據白酒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經過2012年以來的行業調整,白酒企業都在加大去庫存,尤其是對於渠道環節庫存清理,目前庫存大部分已經消化掉,一線名酒甚至預收帳款又開始突破前期高位,說明渠道願意加大打款進貨的力度;同時很多酒企在銷售收入提升的前提下,願意降低存貨周轉率來合理的提升存貨比重,說明對於庫存這一存量指標已經處於好轉的臨界點。
白酒行業將迎來的新變化是行業集中,優勢品牌向優勢企業集中,落後產能、弱小品牌和商家淘汰加快。
肖竹青表示,大型酒企和資本對酒企的兼併重組事件將越來越多;隨著一線、二線名酒品牌的下沉,極力拓展鄉鎮市場,縣級酒廠的市場份額將受到擠壓,進而面臨生存壓力,許多縣級酒廠將被吞併,同時名酒企業與地方名酒企間的合作與併購也將越來越頻繁。
5月9日,古井貢酒收到亳州市國資委批覆,同意公司收購黃鶴樓酒業51%股權。看似稀鬆平常的商業併購,其中蘊含著古井貢酒的戰略布局。對此,中國酒業併購圈創始人文靜表示,這是酒行業併購中的重要標誌性事件,白酒行業上游產業大併購時代真正來臨。
「此前雖有五糧液分別出資2.55億元在河南控股五穀春、在河北成立永不分梨酒業公司,但這次古井貢收購黃鶴樓並不一樣。」文靜表示,由於酒水市場的排外性,古井貢此舉是借道黃鶴樓在湖北紮下根,一旦紮根,安徽與湖北市場將成掎角之勢,覆蓋延伸整個華中地區;通過此兩省亦可擴展到廣大的華北、華南地區使其成為古井貢的次一級市場,與西南和華東地區白酒勢力分庭抗禮。
肖竹青則認為,未來的中國白酒市場將成為寡頭割據的行業。「行業整合可分為四個層面,第一個是五糧液、瀘州老窖等有實力的廠家併購其他廠家;第二個層面是廠家整合經銷商,向下游延伸;第三是下游經銷商反向收購一些中小規模的酒廠,向上游擴展;第四是下游商家之間整合,由一些大的經銷商收購一些區域性經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