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個亘古不變被討論的話題,而「讀書改變命運」也讓很多人認為教育是改變人生的捷徑。受制於經濟和師資教學資源發展的不均衡,這讓很多人難以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資源。但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得在線教育成為了教育行業的一種新的方向。那麼放眼海內外,在線教育發展情況如何?教師會給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免費在線輔導嗎?
日前,北京市教委、通州區政府、北京師範大學聯合召開「『網際網路+』助力通州區教育全面深化綜合改革暨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計劃試點啟動儀式」。根據計劃,北京市將面向全市中學教師招募在線輔導教師,率先為試點的通州區31所學校的初一、初二年級學生提供在線教育服務。
優化配置教育資源,讓每個學生享受優質教育,是政府部門應盡之責。其中一條重要途徑,就是要拓展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範圍、提高服務標準,加大對農村校和普通校的支持力度。網際網路的便捷,讓在線教育成為可能。「在線輔導計劃」,正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方式創新的有益嘗試。學生可在網絡上找到相應的在線教師,在線教師可為學生免費提供精準化、個性化、多樣化的在線教育服務供給。這樣,每個學生相當於擁有一個「隨身家教」。
據悉,推行「在線輔導計劃」,有助於在線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儲備,提高輔導技巧與教學水平,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歡迎,同時一定程度上還能遏制各種有償補課亂象。「在線輔導計劃」以制度善意保障「成人之美」,以創新理念昭示「成人之美」,不僅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有益補充,也吹來一股教育清新之風,帶來多方共贏,還預示著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
此外,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與教師有償家教、有償補課不同,它強調骨幹教師的智力服務資源,要在網絡上流動起來,為郊區、薄弱學校的孩子提供服務,關注教育均衡化發展;通過在線輔導,要能解決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個性化問題,讓孩子有實際獲得感。
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開放提問,用文字、圖片或者小視頻等方式描述問題,將問題上傳到雲平台,由系統推薦給相關學科教師,在線教師自主選擇解答。
觀察員薛成俊介紹說:作為聯邦制國家,德國的教育事務是由各個聯邦州主管,因此學校的課程設置甚至是學制都不盡相同。在德國,在線免費教育並不常見,想要在課外參加補習的學生主要是通過一些培訓機構,並且價格不菲。
薛成俊介紹,德國的中小學校大多數是非全日制,只有半天的上課時間,特別是小學一般中午就放學了,而且基本上是不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或者很少留作業,學習內容基本上都是課堂消化,但是德國學生在小學四年級之後,就會根據學習能力進行分流,最好的學生進入文理中學,剩下的學生分別進入不同的學校,如普通中學、職業學校等等。通常情況下,只有文理中學才能高中畢業,才能有申請大學的資格。
德國孩子的未來人生方向在小學四年級基本上就定下了,如果想要在將來接受高等教育,就必須要進入文理中學,要進入文理中學,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水平,所以對於一些無法將學習內容在課堂上消化的學生而言,必須要有課外輔導,而在文理中學為了取得優異的高中畢業成績,很多學生也會參加課外輔導。根據一份調查顯示,學習成績越好的學生,反而更願意積極參加各種課外輔導,所以德國已經有很多的課外補習機構,通常都是有在校大學生兼職,或者是專門的自由工作教育者。而在校公務員編制的老師不多,根據各州的不同規定,正式在編教師在很多學校是不允許課外兼職的。
專業機構的補習班採取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大課的形式,也有小組或者是一對一的補習,特別是在高中畢業考試前,一些有條件的學生還會參加封閉式的考前集訓班,當然補習價格也是不菲的,對家境不那麼好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奢侈的。
不過近些年來,也有一些社會公益組織專門為貧窮家庭,特別是移民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費的補習機會,費用都是通過募捐以及企業贊助得來。德國有一些專門的問答網站可以在上面列出自己要提問的問題,也會有人回答,但是不一定是專業人員、專業的回答,特別是在教育補習這一領域,通常還是傳統的真人面對面的解惑答疑,在線培訓在德國並不普及。
澳大利亞中小學階段也有在線教育,但是對於絕大部分的中小學生,特別是城市中的中小學生來說,這種在線系統只是起到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必要溝通以及交作業等簡單的課後交流之用。不過《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也表示,在澳大利亞的偏遠地區,為人口密度稀少地區的孩子提供的在線教育,發展得比較成熟。
澳大利亞不鼓勵不提倡任何在教學時間之外給孩子加課程,上在線課程,甚至是一對一答疑的行為。而另一個方面,澳大利亞的教師工會相對比較的強勢,嚴格保障著教師的工作時間,也就是在學校教學的時間,課後開通在線課堂進行學生答疑,甚至一對一答疑也超出了教師的日常工作量,顯然不會被教師以及工會所許可。
但是在另一方面,在澳大利亞的大學階段,遠程教育到是非常的普遍,很多澳大利亞的大學當中,會將部分的課程設定為網絡課程,學生只要在規定的時間使用自己的密碼登陸學校的教學系統,就可以加入教授開設的在線課程當中,雖然很少有教授在課後會專門安排一對一的在線輔導,但是在講課過程當中,學生完全可以暢所欲言,當場和老師解決心中的疑問。
此外,澳大利亞對於特殊情況下的中小學在線教育,做的相對比較出色。雖然絕大部分的中小學生沒有系統的在線教學,但是對於一些特殊的兒童,在線教學可能是唯一的選擇。例如雪梨遠程教育中學,這個學校面向大雪梨地區開放,所有因為特殊原因而無法入學校讀書的學生都可以申請來該校念書,比如學生患有某些疾病行動不便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而該校自從1997年開始,就已經嘗試使用網際網路在線教育來向學生授課。
而在澳大利亞的廣大偏遠地區,為人口密度稀少地區提供在線教育的探索,澳大利亞更是走在世界前列,比如在澳大利亞的中部沙漠地區有一所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學校,叫艾麗斯斯普林斯空中中學,它的學區範圍達到了130萬平方公里,由於澳大利亞的偏遠地區人口稀少,政府很難在所有的地區都設立學校,讓周邊所有的學生通過遠程在線教學來上課,就變成了一種最合適的解決方法。
成立於1951年的艾麗斯斯普林斯空中學校,最初只是通過廣播的形式來上課,並且通過郵寄的方式收取學生的作業,自從網際網路新設以後,包括該校在內的很多澳大利亞偏遠地區的學校就開始嘗試使用網際網路在線教學,目前該校的學生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可以通過網絡聽老師上課,和學生進行交流,學校只要求他們一個學期去學校一次,其他時間都可以在家通過網上進行學習。
上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政府就非常重視在線教育的發展,在這一領域也投入了大量經費,實現了和傳統面授教學在只是傳輸上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英國的在線教育充分考慮到了師生之間的互動。
英國觀察員侯穎的介紹說,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政府就非常重視在線教育的發展,在該領域也投入了大量的經費,為各高校教研室提供了錄像設施,利用網絡、無線傳輸以及資料庫等技術,實現和傳統面授教學在知識傳輸上的一致性。以英國公開大學為例,學校開通了open learn在線教育網絡平台,首次提供開放電子課件的平台,而且提供的網絡教育資源可以通過CD光碟、網絡以及衛視廣播方式獲取,而且很多教育資源都可以免費使用。
英國的在線教育也充分的考慮到了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網絡實現課程的選擇,作業提交、作業批改以及課程資料的下載,學生如果在學習過程當中遇到困難,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加以解決。例如通過在線網絡教育,學生可以下載學習指南,獲得課程學習的幫助信息,或者是在一門課程學習之後可以通過在線測試進行學習狀況的檢驗,另外學生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學習論壇以及電子公告板等方式,向教師尋求幫助,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英國非常重視在線教育的細節,在各個環節也都在進行著完善的管理,從而確保在線教學的順利實施,而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提高了教學硬體資源的水平,使在線教育能夠順利的發展下去。
作為一種社會流動的渠道,教育承載著萬千家庭的夢想。區域之間、城鄉之間乃至不同的學校之間,教育資源的失衡,讓不同的孩子難以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一個改革和創新的時代里,「免費在線輔導」能夠給郊區、薄弱學校的孩子提供「弱勢補償」,有助於促進教育均衡。當教育這盞希望之燈被點燃,整個社會才會更有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