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即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成立於1960年9月14日,1962年11月6日歐佩克在聯合國秘書處備案,成為正式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維護各自和共同的利益。現有13個成員國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厄瓜多、委內瑞拉、加彭。
2016年11月30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及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在維也納達成協議,歐佩克代表同意將日產量減少120萬桶,至3250萬桶,減產幅度相當於全球產量的1%左右。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表示,減產幅度大約相當於全球產量的1%。
協議決定從2017年1月1日起將原油日產量減少120萬桶。減產協議達成後,很多業界人士對減產協議能否原原本本地從紙上落實到行動中表示擔憂。2017開年一周有餘,減產協議執行情況良好。
根據第三方評估報告,主要產油國均已遵照協議開始實施減產。承擔了大部分減產份額的沙特已將原油日產量降至1005.8萬桶/天。沙特石油大臣法利赫表示,沙特正以實際行動兌現減產承諾,希望以此鞏固各產油國遵守減產協議的決心。
在沙特履行了本國的減產份額後,其他國家紛紛響應。海灣產油國迅速執行了減產計劃,其中科威特日產量削減至270.7萬桶,並暫停了80個油井的作業;阿曼已在101萬桶/天的產量基礎上減產4.5萬桶/天;阿聯國家石油公司則宣布,將在3月和4月間對旗下開採設備實行維護,藉此機會削減產量。同時,伊拉克宣布減產20萬桶/天,安哥拉減產7.8萬桶/天,委內瑞拉國有石油公司減產9.5萬桶/天,俄羅斯也在2017年1月初的日產量減少了14萬桶。
2016-2021年中國石油市場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減產協議生效以來,國際油價累計漲幅已接近20%,對此,沙特石油大臣法利赫表示,沙特對2017年的國際原油市場充滿信心,預計在2017年下半年,國際市場將逐漸實現供需平衡。在6個月的減產協議到期後,預計有可能將協議有效期延長至2017年底,屆時,原油供應將進一步收緊,在需求沒有明顯下滑跡象的情況下,國際市場長期供過於求的局面有可能在一年內實現逆轉。
不過,對減產協議的執行效果也不能盲目樂觀。分析人士表示,各大產油國在減產協議生效之初嚴格遵守協議的積極性高,但回暖的油價依舊可能動搖部分國家繼續遵守協議的決心。高油價還將刺激美國頁岩油生產商增加產量,如油價穩定在50美元/桶以上,頁岩油日產量預計將增加20萬桶,一旦油價突破60美元/桶,頁岩油日產量將會激增60萬桶,可能再次對脆弱的供需平衡造成衝擊。
此外,產油國內部也存在著不利於執行減產協議的不確定因素:伊朗是唯一一個被允許增加產量的歐佩克產油國,目前正全力恢復產量,搶占因遭受制裁丟失的市場份額;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地區拒絕減產;利比亞和奈及利亞擁有「減產豁免權」,這兩個遭受戰亂的國家急需通過大量出口石油實現增收。各種不確定因素不僅可能抵消減產協議帶來的利好,甚至可能影響歐佩克內部團結,導致減產協議在執行中縮水。
更多石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