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近日批覆同意全通教育牽頭承建網際網路教育系統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項目,該項目預計總投資超過8000萬元,建設周期為3年。藉此契機,在線教育行業有望獲得跨越式的發展,而對於承建這次項目的全通教育來說,也是迎來了一次千載難逢的重大發展機遇。
2017年,對於全通教育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雖然如今股價震盪,市值也在底部區域反覆徘徊,但實際上,在此期間,全通教育一直在苦練內功,而承建網際網路教育系統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也有望讓全通教育重出江湖,再一次成為市場的焦點。
事實上,2015年全通教育股價的大幅飆升,並非沒有原因。其中,對於全通教育自身的發展而言,就從2015年開始服務公立學校,並積極抓住2015年的主戰場,積極謀求轉型的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5、2016年,全通教育的發展轉型進程明顯提速。其中,在2015年,全通教育與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發起設立在線教育億元獎勵基金。
2015-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分析及深度調查預測報告顯示,在2016年,全通教育提出了Ed-SaaS,公司戰略聚焦,「全課雲+和教育」雙平台推進,將傳統的系統項目建設模式轉變為服務運營模式。時至今日,全通教育的校園業務已經覆蓋15000所學校,330萬的關注用戶,具有良好紮實的用戶基礎。同時,全通教育的服務覆蓋著全國31個省份以及200多個地市,也與高校共建示範基地,成立了億元的在線教育基金。
由此可見,這兩年,是全通教育轉型發展的關鍵性年份。目前,全通教育的Ed-SaaS業務,已經逐漸成為全通教育的重頭業務,而過去多年,全通教育卻是以家校互動信息服務作為其重點推進業務,這一變化,實際上也為全通教育的日後發展打開了新的看點。
11日,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以中國網際網路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身份,現身2017中國網際網路論壇教育分論壇。他笑稱新東方在境外市場的估值在100多億美金,全部回歸中國市場,市值可與阿里巴巴相匹敵。他表示教育領域一定是百花齊放的,不可能一家獨大,他預計,教育領域未來出現的上市公司數量會是任何一個產業中最多的。
俞敏洪指出,從知識傳播到網際網路革命,獲取知識成本從來沒有這麼低過。原來美國哈佛大學上一堂課2500美元-3500美元左右,現在上課不用花錢,獲得知識成本從來沒這麼低過;知識傳播手段沒有這麼豐富過,無論智能化、有人的、無人的、最優秀老師錄成視頻還是語音傳播技術,提升孩子英語水平、非常好地糾正語音語調的,就都是知識傳播的手段。不管進程還是遠程的,面對面還是不面對面,都可以利用現在所有技術和網際網路的手段,讓知識的傳授更加迅速,同時讓知識傳授效率更大地提高。
俞敏洪預言道,教育領域未來出現的上市公司數量會是任何一個產業中最多的。這樣的上市公司「可能占據教育的每一個垂直領域,占據教育領域的每個平台、每個方向,每家教育領域公司最後都能達到幾百億人民幣或者上百億美元的市值」。未來能夠看到這樣的公司在中國有40、50家,教育領域一定是百花齊放的、不可能一家獨大。
他表示,堆砌知識的平台已經不是人們追捧的對象,智能化學習系統的探索,沒有對教育帶來重大影響,但是正在產生影響,這便是為什麼大家願意投入大量的錢對人工智慧和教育結合進行開發。網際網路技術不等於教育,優質內容是教育的本質,最初搞網際網路教育的第一批人不是搞教育出身的,都是網際網路出身的,弄懂教育規律用到網際網路時間差沒了。反過來搞傳統教育地面教育的人,倒過來理解網際網路跟教育怎麼結合,反而理解得更正確,因為他們有基礎。
俞敏洪坦言自己是搞英語的,跟網際網路沒什麼關係,但是,「講究案例法,前有馬雲,後面俞敏洪也可以玩一玩的」,「更多的公司在蓬勃成長,在某個領域中正和網際網路或網際網路技術結合,引起教育領域某個垂直領域的革命,慢慢從垂直領域轉向生態服務,這是正常現象,」俞敏洪說道。
他還強調,網際網路本身不是教育,是為教育服務的,可以多種方式為教育服務。網際網路是中性的,教育本身是有目的的,網際網路幫助實現教育的根本目的。任何有責任的教育機構應該以學生為前提,把網際網路和教育結合,結合一張比較大的網,使學生全面發展得到保證,而不僅僅是某一個方面的發展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