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民航國內航空旅客運輸價格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指出,5家以上(含5家)航空運輸企業參與運營的國內航線,國內旅客運價實行市場調節價,由航空運輸企業依法自主制定。
通知還規定,每家航空運輸企業每航季上調實行市場調節價的經濟艙旅客無折扣公布運價的航線條數,塬則上不得超過本企業上航季運營實行市場調節價航線總數的15%(不足10條航線的最多可以調整10條)﹔每條航線每航季無折扣公布運價上調幅度累計不得超過10%。
專家還指出,我國一直在推進民航價格機制改革工作,此次的通知是民航價格機制改革工作走出新的一步,最終目的是有序推進價格市場化、不斷完善價格形成機制、改進價格管理機制。
據2017-2022年中國民航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不完全統計,本次票價改革新增市場調節價國內航線306條,而上一次民航票價改革在2016年,當時票價改革新增市場調節價國內航線375條,市場調節價國內航線總數達到677條,其中400公裡以下航線196條,400-800公裡之間航線408條,800公裡以上航線73條。
對航空公司來說,市場化定價航線增多,意味著有了更大自主權,可以依據自身經營、市場競爭情況,對不同時段、淡旺季靈活定價,甚至針對不同消費者區別定價,有助於更合理配置資源,實現利益最大化。
對旅客來說,很多人擔心定價權交給航空公司會引發票價大幅上漲,業內人士給出否定的回答。民航業內專家表示,淡季票價低,旺季票價高這是不變的市場規律。將價格交給市場,勢必帶來激烈的市場競爭,旅客將受益。
專家還指出,隨著高鐵網絡不斷擴展,在客座率不夠高的情況下,航企上調票價並無實際意義,因此淡季以及800公裡以下短途航線票價受到的影響不大。在旺季以及黃金航線上,航空公司雖有了提價空間,但會推出更多層次票價,滿足不同消費水平的出行需求。
航線價格上限放鬆是大勢所趨,而提升準點率是民航局目前階段工作最高優先級,預計在18年Q3之前控制供給側的力度不會放鬆。在嚴厲的供給側改革下,民航競爭結構將大幅改善,2018年的票價彈性和利潤彈性非常大。
2017年,我國航空貨運量增長強勁,貨郵周轉量同比增長9.6%,國際航線貨郵周轉量和運輸量同比分別增長13.3%、14.3%。2017年1月份至11月份民航全行業實現利潤692.8億元,同比增長16.4%。
同時,民航業結構調整實現了突破:通過調控東部繁忙地區航班量,適當放寬西北、東北、內蒙古和新疆地區增量,落實中小機場和支線航空補貼26億元,支線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速快於全國平均增速11.4個百分點。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黨宣部部長李忠良認為,民航業在2017年擁有多項突破,一方面在於民航局注重頂層設計,建立了深化改革的總體框架和組織實施體系,通過「一二叄叄四」工作思路即踐行一個理念、推動兩翼齊飛、堅守叄條底線、打造叄張網絡、補齊四個短板,符合產業發展規律;另一方面是改革措施紮實落地,分解到2017年的158項改革舉措已完成148項,調整民用機場收費標準,全面開放民航設計市場,正式成立全國集中統一管理的適航審定中心;民航局局屬建設類企業改革重組取得實質性突破,軍民航深度融合發展、國內航空旅客運輸價格、行業協會脫鉤等領域改革均取得成效,釋放改革紅利。
2017年,民航國際合作也開創了新局面。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新增航線203條,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同比分別增長23.9%、38.4%;航權開放取得新進展,與立陶宛、馬其頓建立民航聯繫,與俄羅斯、法國、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紐西蘭等國大幅擴大航權安排;適航審定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中美《適航實施程序》正式簽署,雙方航空產品實現全面對等互認。
「政治穩定、經濟健康發展是我國民航國際化的主要前提。基於國內經濟增長,中國政府加大與主要貿易夥伴國的國際航權談判力度,特別是航權開放幅度與範圍的談判,中國各大航空公司積極補充寬體機機隊並大力拓展中長途國際航線;隨著中國民航在國際民航市場出售產品和服務、主導國際航空運輸市場格局的能力增強,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消費升級,航空需求將繼續釋放,民航國際化步伐將繼續加快。」李忠良分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