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醯胺是全球使用量最大、應用最廣泛的合成類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我國聚丙烯需求結構中,拉絲一直占據著首位,2018年在36.3%左右,年均增長率達13.98%,以下是聚丙烯行業分析。
2006-2015年,我國聚丙烯醯胺生產能力由45萬噸/年增至120萬噸/年,生產能力迅速提升,年均增長率達11.51%;2015年我國聚丙烯醯胺產能約占全球總產能的50%。從產量來看,2006-2015年我國聚丙烯醯胺產量由26.17萬噸增至85.00萬噸,年均增長率達13.98%。
2017年,我國聚丙烯行業油制PP占比在58%,CTO占比在25%,PDH占比在11%,MTO占比在6%。目前聚烯烴裝置生產原料多樣化、生產工藝三足鼎立的局面愈加明顯。以聚丙烯裝置為例,CTO/MTO及PDH裝置在全國產能中占比攀升明顯,與傳統兩桶油占比形成對立面。但兩油自身優勢非常明顯,行業龍頭的地位仍舊無法撼動。
2018年,我國聚丙烯行業在36.3%左右。聚丙烯行業分析指出近年來隨著上述行業的發展及聚丙烯對ABS等材料的替代,促進了注塑領域對聚丙烯的需求增長,特別是對嵌段共聚聚丙烯的需求快速增加。尤其各種外賣APP的興起,促使人們用餐方式的轉變,外賣所使用的各類餐盒多採用透明聚丙烯製作,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透明注塑聚丙烯的需求增長,2018年共聚注塑和均聚注塑共占據了33%的比重,較上年上升14.5%,增幅較大。
網購、農膜需求旺盛,環保促進帶來聚乙烯增長。乙烯的主要下游是聚乙烯、乙二醇、苯乙烯等產品,由於乙烯的商品量少,多以衍生品的形式進口到中國。聚乙烯在 2011-2015年間,國內的表觀需求增速比較快,主要是由於網購帶來包裝材料的需求、以及農膜的需求量增加所致。同時,由於國際油價從2018年四季度起大幅下跌,加上國內環保從嚴,對於回收料的使用大幅減少。
美國原料輕質化,丙烯供需有望維持緊張。目前全球丙烯產能1.14億噸,2018-2020年間全球新增產能2628萬噸,占目前產能的23%。聚丙烯行業分析指出,新增產能中有75%是來自於on-purpose 的工藝。國內新增煤化工丙烯產能較多,但是美國以乙烷為原料的乙烯裝置陸續投產,副產丙烯量較少。國內新增大型煉化產能主要於2019年投產,但下游聚丙烯預計需求穩定增長,加上國內出口量增加,預計供需將逐漸趨於緊張。聚乙烯 、聚丙烯需求向好,聚丙烯表現更優。
目前,全球聚乙烯需求約9200萬噸/年,2011-2018年間全球聚乙烯需求增速為3.4%,聚丙烯增速為4.3%;2014-2018年間聚乙烯增速4.4%,聚丙烯5.0%。2015-2018年間聚乙烯增長4.4%,聚丙烯增長6.6%。以上便是聚丙烯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綜上所述,我國聚丙烯產量主要來源於煤化工企業,中石化、中石油拉絲生產比例較少,而煤化工企業在生產穩定後,也在不斷嘗試生產注塑、纖維等產品。共聚注塑的下遊行業應用廣泛,尤其汽車、家電等市場日益增大,對共聚料的需求前景較為樂觀。未來一段時間聚丙烯將仍維持著較高占比,但不會排除有被注塑超越的可能。
更多聚丙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聚丙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